“One of the best things about reading is that you’ll always have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 when you’re not reading.” James Patterson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Globalization讀後感2—物質繁榮的必要
全球化不是條一路前行的單行道,並不是人人都體會到全球貿易的好處,於是在這個方向上努力。1914到二次大戰之間,各國就建立起貿易壁壘,降低了貿易往來。之後才逐步復甦。
重點在於,為了某些不通的邏輯(但表面看來會很有說服力)與特定利益團體,世界有可能在全球化進程走回頭路。全球化不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這是一個必需保護的成果。
接下來作者開始討論,全球化有什麼好處。書中引用很詳細的圖表,說明開放貿易會提升人民富足程度,會提高經濟生產率。
但一個很直接的問題就是,更富庶的物質生活有什麼好處?經濟發展不是也會破壞環境與拉大貧富差距嗎?
作者這章的論點非常漂亮,現代人已經把身邊的富足視為理所當然,根本沒有想過少了這些物資,生活會是怎樣。
物質繁榮會讓人的壽限增加。平均壽限60到80歲,我們太常認為本當如此。可曾想過中古世紀,平均壽限只有二三十歲的時候嗎?
物質繁榮會讓嬰兒死亡率下降。會讓工作比較不危險。會比較有乾淨的飲用水、更好的醫療、更整潔的生活環境。也會讓童工問題消失。
很多人把無良的企業或狠心的父母當成童工的禍首。他們不是。童工的問題根源是貧窮。當家中成人去工作,仍無法賺得一家溫飽時,他們才會動用”全部”可以上場工作的人。書中引用很明白的數字,隨著國民收入增加,童工比率逐漸下降。
物質繁榮讓工作時數減少,更有時間享受休閒。
富有讓環境品質變好。已開發國家在保護環境方面,往往比開發中國家更好。(這段有個很精巧的說明。重點就是,環境保護是一個需要”付出代價”的要求。經濟富足的國家,比較付得起。還請直接參考書中說明。關鍵字”Kuznets curve”)
至於貧富差距的問題,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假想你可以讓你200年前的祖先復活,然後請他到Bill Gates家中做客一週。你的老祖先會對那些事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呢?
很可能是以下這些事。
可以每天洗澡。屋子裡有水龍頭,一開就有冷水或熱水。還有沖水馬桶。
按個開關就有亮光。
拿個塑膠小盒子,就可以跟100公里或一萬公里外的人,即時通話。
食物不可思議的多樣化。美國玉米、紐西蘭奇異果、日本蘋果、澳洲牛肉。
駕駛一台金屬盒子,可以加速到遠比馬匹高的速度。
把衣服丟進一台機器,自動就會洗好。
等等..
他不會對蓋茲先生財富數字後面的許多個零感到訝異。這些會令我們遠祖驚奇到嘴巴合不起來的事,其實是現代社會中,一般家庭都有的享受。
換句話說,經濟的發展,讓現代一般人民與最富有的人民,在基本生活需求的滿足,愈來愈近似。
待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Globalization讀後感1--專業分工與交換的必要
Globalization讀後感3—貿易與工作機會
Globalization讀後感4—對貿易順差與逆差的常見錯誤看法
Globalization讀後感5—自由交換的障礙
The Birth of Plenty讀後感續2—金錢是否等於快樂
巴菲特2016致股東信讀後感2—生產力提升的善與惡
沒有留言:
不接受新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