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ood life is everything you need and some of what you want. If you have everything you want, you appreciate none of what you have.” Morgan Housel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跑步,該怎麼跑"(Pose Method Running)讀後感
這本書的作者是知名運動生理學家Nicholas Romannov,由國內知名三鐵好手,徐國峰先生翻譯,譯文順暢達意。
這本書完全圍繞著一個主題,怎樣跑比較好?
我們常覺得,跑步是一種天生技巧。人學會走之後,下一步就會跑了。這是一種陸生動物的本能,不必另外學習。
另外一種普遍看法則是,由於每個人的身型與肌肉發展不同,所以有最適合自己的跑法。並不存在舉世通用的最佳跑步姿勢。
書的一開始,就針對這兩點進行深入的剖析。因為只要你相信任何其中一項,你就無法接受這本書的主題內容。它要跟跑者講述一種,有通則性,更好的跑步方法。
大多人都會跑沒錯,但未必跑得很好。要跑得有效率,必需經過後天的學習。
也的確存在一種比較卓越的跑步方法。作者以觀察路跑賽的領先跑者為例。他們奔跑的姿勢與節奏,明顯與落後者不同。
假如你能接受這樣的觀點,準備好好改進自己的跑步方法,那麼閱讀本書將成為一個欲罷不能的經驗。你會很快看完它,然後想要立刻上場體驗。
一個更好的跑法的重點,就在於作者提出的關鍵跑步姿勢。這個跑法中文叫姿勢跑法,也就是英文書名Pose Method Running。書中第73頁,畫出了跑者在這個姿態時,由前後左右四個方向觀看,分別是什麼樣子。看似簡單的動作,藏著簡單但深刻的道理。
書中有一句話,可能讓很多跑者有種大夢初醒的感覺。帆船手,就是補捉風力,將其轉化為船隻前進的動力。而跑者,就是要利用重力,將它轉為水平前進的方向。
我們太習慣重力了,以致於我們所有動作雖然都受限於它,但我們卻幾乎沒有在生活中意識到它的存在,更沒有想到跑步跟重力的關係。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我們到底是怎樣跑的?為什麼會前進。
達文西說,移動是由於失去平衡。
身體前傾,重力拉著你,就要倒下失去平衡的瞬間,一腳跨出,支撐了身體,你就前進了。
跑步就是這麼一回事。(所以假如你在太空中,沒有重力,也就無法跑步了。)
所以作者提出的跑法是,不需要向前跨步,不需要向後踢蹬,你的腿,就是做好支點轉移的工作。不斷的抬起,落下。重心不斷轉移的過程中,你就在跑了。
這種利用外在固有條件,不要拼命出力對抗的運動概念,與魚式游泳中提到的,不要出力掙扎,要減低阻力的概念可說是相同原則在不同運動的應用。兩位不同的作者,也不約而同提到了,當達到這個境界時"禪"的感覺,真是很有意思。
這種跑法有幾個特徵。包括,腳掌觸地時是前半著地,不是後腳跟著地。腳掌接觸地面時間短。有種一碰到就馬上拉起來的感覺,彷彿是踏著火紅的木炭。腿部只要出力把腳掌拉起即可,讓它隨重力落下,千萬不要出力踏地。
在解釋完原理之後,接下來是詳細的解釋,如何練成這種跑步方法。從靜止時的姿態與分解動作練習,到實際跑步時要注意的事項,都有詳細解說。加上書中的插圖,你可以當自己的教練,將自己教會。
除了跑步之外,書中還提到"柔軟度"與"肌力訓練",這兩個對跑步很有幫助的練習。大多喜歡跑步的人,心中的算式應該是,多20分鐘拉筋或重訓,那就是少20分鐘的跑步,因此常會覺得那都是沒那麼必要的活動。
這本書可以讓讀者看到這兩個訓練的價值。而且多做點不一樣的活動,也可以讓運動更多元。柔軟度這章有很多照片,讓讀者直接學習拉筋動作(圖片看到後面,才發現Model柔軟度很好啊!)
書中有一章專門講運動心理。假如問一個很少在跑步的人,你跑五公里會怎樣?他可能答說,可能快死掉吧。等他真的跑到五公里,果不其然,看起來真是快累死了。是跑步真的那麼累?還是他心理告訴他,應該要這麼累,所以果然覺得這麼累?
我們常在心理給自己放上枷鎖。跑步會在身體上施加壓力。雖然通常不會致命,但我們腦中的維生本能會一直放出警訊,"你已經跑很多,很累了"、"你已經跑很快了,差不多這樣就可以了"。這些暗示性的警告,你不一定會在意識中查覺,但它們會很真實的限制住你運動時的表現。
心理束縛比起肢體動作上的不完美與不協調,更難克服。書中的描述,果然很貼切的描寫出潛藏心中的想法,讓自己能意識到這個枷鎖的存在。
這個論點,也讓人不禁想到,離開跑道到了生活中的其它面向,我們是否也一直受限於自己心中的枷鎖,覺得自己不能做這不能做那,做這樣就夠了,就只能這樣嗎?
更輕鬆,有效的跑步,跑得更快更遠,也遠離運動傷害,這就是這本書希望達到的目的。
對於已經將跑步當成生活的常規,每天跑一下,覺得不錯,但又覺得跑了幾年下來,似乎就一直是這樣,也沒什麼改變或進步的跑者,這本書是一劑活水良藥。
對於才剛開始要將跑步當運動的朋友,這本書也會讓你站在很好的起點。
後記:最近看完書之後,我一直再想,怎麼會把這本書放那麼久都沒去看啊!為什麼沒早點看呢?(我是在2011四月買的)。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讀後感---人人都是跑步高手
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Daniels’Running Formula)讀後感1---針對性的訓練處方
Hansons Marathon Method讀後感2---知道自己在練什麼,跑者該知道的基本名詞:最大攝氧量、無氧閥值、有氧閥值(VO2MAX、Anaerobic Threshold, Aerobic Threshold)
“Jay的跑步筆記”讀後感—跑步生活、人生滋味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讀後感---運動的理由
“奔跑,跑出人生風景”讀後感

過去一直也在培養跑步的習慣,但就像文章所提,有時候久久沒跑,心中就會不自覺得出現一個聲音:「跑個5k就好了、跑半個鐘頭差不多了吧。」
回覆刪除但往往有這樣的念頭,似乎就不是在享受跑步的樂趣,而是在進行一項工作,"鍛鍊身體的工作",而這樣就不知不覺加了些壓力在身上,或許別想太多,想跑就去跑,1k、3k、10k,都可以,自然而然身體就習慣了。
謝謝各位朋友的分享
回覆刪除看來我也該動了
回覆刪除終於有一本書是我比綠角還早看的書了。不過姿勢跑法蠻難體會的,想練的人可能要花不少時間去練習。我雖然不確定我有沒有練成書裡面的跑法,不過我現在跑步都採取膝蓋微彎,步伐盡量上下移動的跑法了。
回覆刪除跑步對膝蓋的負擔較大,不過也看過醫師提過持續跑步對肌耐力有幫助,可減少膝蓋的負擔。不知道綠角大有何見解?對沒跑步習慣的中年人想跑步如何建議?
回覆刪除從短距離開始
回覆刪除再慢慢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