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為什麼你無法致富 (What Investors Really Want) 讀後感2----重新框架你的觀點
這本書將框架(Framing)的概念講得相當透徹。
書的一開始,作者就提到他在某個晚宴上遇到一位想買日元的工程師。這位工程師列舉了一堆日元優於美元的理由,譬如貿易逆差,預算赤字等等。作者溫和的解釋,投資不像對著牆壁練網球,你愈練就會愈厲害。而是像與一個你不知道是誰的對手打網球。很可能他根本就比你厲害。而且,就算你會進步,也不一定追得上他。因為他也會進步。
這就是你怎麼看一個事情的角度。假如Framing錯誤,就會帶來錯誤的認知。
要轉換跑到指數化投資,開頭往往就是框架的改變。
一般很單純的基金投資人,會看到自己的基金有賺,就覺得很滿意。譬如某年回顧,他發現自己的基金賺了5%。他就想說,投資不就是要賺錢嗎?有賺,就是達到目的了。
結果某天閒來無事,他很不幸的逛到綠角的部落格,踏上對主動型基金心生不滿的第一步。他可能看到像基金績效檢視這一篇文章。於是他就找出對應指數來看。發現該年,他基金的對應指數上漲15%。
於是他想說指數就已經漲了15%,基金居然才漲5%,我那少掉的10%報酬呢?我付錢給落後指數的經理人是要做什麼?
於是開始萌生離開主動投資的念頭。
從賺5%,到落後指數10%,同一支基金,同樣的績效數字,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根本原因就是框架改變了。
框架一改,世界觀就改了。接下來,做法也會跟著改變。
留在原先單純框架中的基金投資人,就會繼續接受”有賺就好”的想法。
多數投資人形成的看法,也會形成一個不易逃脫的框架。
譬如,有很多人會覺得,指數化投資人太悲觀,打敗大盤的機會沒有那麼低。這是一個表面看起來很對,但其實只有在他們的觀點框架中才會正確的想法。
根據主動投資人的實際成績與簡單加減法的鐵律,絕大多數主動投資人的勝算的確很低。指數化投資人的觀點,其實是中肯,而非悲觀。
但因為市場由太多過於樂觀的主動投資人所組成,所以大家覺得是被動投資人太悲觀。
他們沒有發現,真實狀況是,主動投資人太過樂觀,指數化投資人不過指出實情罷了。
待續…
這本書的英文原版是:What Investors Really Want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為什麼你無法致富 (What Investors Really Want) 讀後感1----投資的非金錢所得
為什麼你無法致富 (What Investors Really Want)讀後感3----後見之明
“不當行為”(Misbehaving)讀後感1—消費時的不當行為
常見的投資謬思—輕鬆自在的參與市場(The Lethal Combination of Ignorance and Overconfidence)
The Only Three Questions That Count讀後感----科學與工藝
運動與選股(Competition in Sports and Stock Pick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