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董事會本應為投資人喉舌,替投資人把關的基金決策單位,現在已經成為資產管理公司的附屬品。
有人說,這些董事們是一種特別的生物。他們沒有背骨,而且手指末端剛好長得跟印章一樣。
即使有獨立董事,狀況仍不很樂觀。原因在於,資產管理公司與董事會間的連繫,比起投資人和董事會之間的互動要強得多了。
晨星的Managing Director,Don Phillips先生說過他的一個個人經驗。他認識一位有名人物,同時擔任幾支基金的董事和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董事。這位董事先生說,他每個月都會收到成打的上市公司股東寄來的信,向他陳述一些意見。但是,他十幾年來,從沒收過基金投資人的來信。
基金投資人根本不向董事會反應。而基金董事會每次都聽誰的報告呢?就是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整理好漂亮的報告,理由充足,藉口夠多。在專業的掩護下,”說明”自己過高的費用、不佳的表現。就算是獨立董事,他為什麼要替看不見、又沒什麼意見的投資人站出來說話。何不就順著看起來理由相當充份的資產管理公司的意見,繼續做事呢?基金投資人不願意反應,就沒有一個董事可以站起來說,我收到100封來信,說你們表現不佳應該被fire。監督機構,只是徒具型式罷了。
所以繼續與資產管理公司合作,忍受他們的高費用,讓業者賺大錢,犧牲投資人的利益。准!繼續開放基金,讓新錢流入,讓業者有更大塊的asset base來賺取費用,犧牲原有投資人的利益。准!繼續讓表現不佳的業者替投資人”服務”,犧牲投資人的利益。准!現在的基金董事會,每年通過的,大多是這類事項。
這事情要怪誰?
當然基金業者有責任。他們刻意忽略投資人身為持股人、身為老闆的訊息。利用資訊上的優勢,欺壓投資人。金融業者不願教育投資人。讓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權益,然後才有一群易於操控的無知者。在控制基金運作的拔河賽中,一邊是投資人,一邊是基金業者。基金業者手執一端,為了自身利益拼命拉扯。而另一邊,一大群覺得自己很會投資的投資人,根本連要去拉這條繩子都不知道。他們之中還有很多人說,注意這些細節,賺不了大錢。基金業者,鼓掌稱慶。
基金董事會有責任。身為替投資人把關的機構,漠視投資人利益,反而較注重與基金業者的相處。而其實,資產管理公司不是拿來相處的,是應拿來監督的。不好,直接換掉,fire掉就是了。
基金投資人更有責任。買一支基金,注重幾乎沒預測能力的過去績效,在上面大做文章,卻連最有預測未來績效能力的費用都不知道要去看。不知道這是可以注重、可以要求、可以不滿的地方。不知道監看自己的權益與金錢,讓自己的血汗錢,快速的流向金融業者,讓金融業者更有實力,發動許多反投資智商的廣告,繼續愚弄投資人。
什麼叫拿錢砸自己的腳?把錢拿去給這些以賺錢為己任,把投資人當傻子的金融業者,就是拿錢砸自己的腳。我跟你保証,會很痛。但這種痛覺很奇怪,愈注重自身權益的投資人,這種痛覺就愈尖銳。顯然的,今天很多人對這件事是不痛不癢。
現在市面上很多基金其實都可以叫傻瓜基金。就像當時的傻瓜相機一樣,有著”他傻瓜,你聰明”的特點。但這次,傻瓜是使用者,聰明人是基金業者。還有口號叫,聰明買基金、精選基金之類的?老實說,賣這種基金的,才是聰明人。
“不要讓你的權益睡著了”,不該只是口號,更應是行動。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基金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Funds)
基金的結構—續1(The Structure of Funds)
更好的溝通,談基金文件改良(Better Disclosure by Fund Documents)
快樂梯度計(Ladder of Happiness)
你的基金、國王的新衣(Your Funds,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Vanguard, The Ship, The Company and The Experiment
偶然來到綠角
回覆刪除每看一篇文,都驚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