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How I Learned to Understand the World)讀後感---有限資源的正確運用


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的主角是Hans Rosling,他是真確(Factfulness)一書的作者。

不過這本書的主軸跟”真確”很不一樣。這本書講的是漢斯先生的生平。

漢斯是瑞典人,醫師、在大學任教,有全球性知名度。

瑞典,我們現在普遍印象是北歐富裕國家。但從這本書中,讀者會看到,作者的祖父幾乎是目不識丁,生活物質條件很差,生育管控也非常差(書中提到一個可怕的墮胎方法,原始到不可思議)。

就在三代的期間,整個社會富裕起來。富足的物質生活,其實是人類史上,相當近代的事情。

而這些富裕所帶來的一些”理所當然”的想法,在作者前往非洲從事醫療服務時,完全暴露出來。

作者前往莫三比克的納那拉進行醫療服務。這是一個人口8萬5千人的城市,週邊郊區與鄉間有三十萬人口。這一個行政區,就只有作者服務的一家地區醫院。這個醫院後來只有作者一個醫師,五十張病床,訓練不足的護理人員(其中一位還因為沒有眼鏡,根本分不清楚Clean wounds跟Dirty wounds。)

一段時間之後,作者掌握了在這種極度貧困地區的行醫原則。就是不要只想為到達醫院的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你要想到,根本到不了醫院的人。

譬如作者計算,一年死在他服務的醫院的小孩是52人,全年整個行政區死亡小孩是近700人。也就是說,大多死亡的孩童,在疾病的最後進程是根本沒到醫院的,就死在自己家裡。

你說,生重病怎麼不看醫師呢?

事實是,這些人窮到連交通費與交通工具都負擔不起。他們只能走。你能想像背一個生病的小孩走上一天一夜的負荷嗎?

而這些小孩的死因,很多是可預防的傳染疾病。

也就是說,假如作者集中手上的醫療資源,把非洲這個貧困地區每個到院患者都救治到以先進國家醫療水準看來,有90分的程度。就是只救到醫院的人。

這是很不道德的。

正確作法是,到醫院的患者救治到及格,60分就好。人力跟資源分出去,到偏遠地區給營養劑、打預防針,這才會救到最多的人。

作者的這個體會來自一位斷腿的婦人。作者把斷腿復位,石膏固定後才發現,沒對齊。她的腳掌歪一邊。假如不矯正,以後斷骨癒合。她一輩子就是跛腳走路。

就在作者跟婦人解釋,要幫她重做時,婦人擺擺手,說:”能這樣行走我就滿足了。你今天還有許多新的患者要看呢!”

這等於是由患者決定她需要什麼程度與水準的治療。

作者說,在極度貧困地區行醫,不要想做到十全十美。

這個體會跟富裕世界醫療人員想法的差別,在作者一位小兒科醫師朋友來訪時顯露出來。

作者在醫院為一位嚴重脫水的小女孩施做鼻胃管,然後從鼻胃管補液。

作者的小兒科朋友看到之後,非常不高興,他跟作者說:”這不對吧。是你的小孩你會這樣治療嗎?這當然要給靜脈輸液啊。”

作者解釋,在這裡,這就是標準治療方法。

小兒科醫師無法接受。自己找出器具,花了整個晚上,建立靜脈管線。
(假如有點經驗,你會知道幫小孩打上輸液針是多高難度的事情。而為一個已經脫水的小孩打針,那真的是難上加難。在此向每一位小兒科醫師、護理同仁與麻醉科醫師致敬。)

作者的朋友說:”要為每一位到達醫院的患者提供最好治療。”

作者說:”投入全部的資源,只為了救治到醫院的患者,是不道德的。”

他們兩個徹夜未眠、好好的”討論了”整個晚上。

作者在書中提到好幾次。不要把自己累垮。這些患者很可憐沒錯,你再多做一點,他們會再更好一些。

但假如你自己垮了。他們以後就沒有醫師了。

他知道維持自己的可運作性,不要超過極限,才能為當地人民與患者帶來最大福祉。

醫療人力是一個具剛性的,有限的資源。不是可以24小時連續轉動的發電機。人過度損耗,就是累垮病倒,什麼用處都沒有。

作者那個行政區,他自己就是主事醫師,他懂得這個原則了,所以他可以盡量去做,但不要把耗竭自己。

但假如在一個國家中,醫事人員是必需聽令行事的,上面有更高層的政府人員可以決定要丟多少任務給醫療體系負荷。

那麼全國醫療福祉,會取決於主事者能否瞭解”醫療是寶貴的有限資源”的真正意義。

作者在Factfulness書中,引用很多數字,想讓讀者真確瞭解這個世界的樣貌。

這是關於事實的真確。

這本書中,作者展現了另外一種”真確”。那就是如何做事才對。

這是關於做事的真確。

這些真確,正是我們理解世界、採取行動,所需要的知識。

Readmoo電子書版本: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真確(Factfulness)讀後感1---世界比你想像中美好

“Complications”讀後感2---醫師的兩種職業傷害

“台灣的病人最幸福”讀後感

哥倫比亞太空梭失事事件給台灣醫界的啟發—給的太少做的太多(The Problem of Doing Too Much with Too Little)

真確(Factfulness)讀後感2---投資時的Factfulness

Influence讀後感1—人是互相的

4 則留言:

  1. 每個人眼中的真確性,會因成長背景、教育、生活習慣、文化,以及其他原因,造成差異。
    各人認知的真確性不同,價值觀及行為亦不同。
    求同存異、設身處地,去思考、領受,才可減爭拗。
    即使不同意對方意見,能夠嘗試理解對方的立場、尊重對方的想法,已經很不錯。

    回覆刪除
  2. 敬佩願意到落後地區救人的醫事人員

    回覆刪除
  3. 謝謝各位朋友的鼓勵與分享~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