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標普500與台灣50指數,都是以市值加權的方式處理成份股的配重。這是傳統指標指數的加權方式,也是可以用來正確衡量投入這個市場中整體資金報酬率的指數加權方式。
連帶的,追蹤標普500與台灣50指數的ETF,也是市值加權。市值大的公司,譬如美國的Exxon Mobil或是台灣的鴻海、台積電,就會是指數與ETF中較大的成份股。
另外有一種指數加權方式叫做等權重。譬如對應於標普500指數,就有一個等權重標普500指數(S&P 500 Equal Weight Index)。
等權重的意思就是,指數中的每一家公司,不論大小,它在指數中的比重都是一樣的。
所以,由500家公司組成的等權重指數,每家公司的比重就是0.2%。
讓指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與市值最小的公司都佔一樣的比重,會讓投資組合的市值取向偏向指數中的小公司。
所以對於大型股指數施以等權重的配重,會造成整體投資組合偏向中型股。
贊同使用這類指數最常被提到的理由之一,是它消敉了市值加權指數中市值愈大的公司投資比例愈重的狀況。
自2003年四月成立以來,等比重的RSP表現的確勝過市值加權的SPY。
(本圖取材自美國Morningstar網站。藍線是RSP,黃線是SPY)
但等權重的RSP表現與追蹤MSCI美國中型股指數的Vanguard Mid-Cap ETF(美股代號:VO)在同期間的表現幾乎完全一樣。如下圖:
(本圖取材自美國Morningstar網站。藍線是VO,黃線是RSP)
也就是說,標普500等權重指數,勝過對應的標普500指數,很大一部份的理由在於它偏重中型股。而中型股在這段期間表現比大型股要好。
假如需要中型股的表現,就直接買進VO就可以了。
RSP的Expense ratio為0.4%,VO的Expense ratio則只有0.12%
也難怪美國晨星在一篇評論中,稱RSP是An expensive mid-cap stock index by another name。
幾十年來,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在殫思竭慮,努力許久之後,常常在挑戰市值加權指數的爭戰中落馬失敗。假如有一群新的”指數化投資公司”與”指數化投資人”,跟你說只要藉由新的指數編制方法,譬如基本面、等權重、計量選股或是高股息選股,很簡單就可以帶來超越指數的成績。
你相信嗎?
這一批新的指數化推行者,常自詡為New paradigm。但他們無法接受市場報酬,就是要創造超額報酬的想法,根本是投資世界中的Old thinking。
Old habits die hard.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指數型基金的基本架構論戰
對於指數化投資的常見誤解(Misunderstandings about Index Funds)
該發行ETF還是指數型基金
柏格先生與ETF的恩怨情仇
感謝綠角大的分享 原來指數還有這種區分 真是博大精深呀~ ^o^
回覆刪除謝謝家榮的鼓勵與支持~
回覆刪除RSP是An expensive mid-cap stock index by another name。 說得真好啊!
回覆刪除謝謝~
回覆刪除再次拜读,受益良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