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ood life is everything you need and some of what you want. If you have everything you want, you appreciate none of what you have.” Morgan Housel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 讀後感---理性動物的非理性面
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的作者是Geoge Akerlof與Robert Shiller。兩位分別是加州大學與耶魯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我看過後者寫的Irrational Exuberance。
這本書的序寫得很好,值得一看。在這段文字中,對經濟理論與政策的發展有一扼要簡明的解說,讀者看完之後,馬上會知道這本書想要說什麼,也會知道各派的經濟學家在”吵什麼”。
這要從凱因斯的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說起。這本在大蕭條中期印行的書,詳述了政府如何藉由舉債與支出,控制失業率。其後更成為施政準則。
當時的經濟學論點的兩個極端,分別是相信市場中”看不見的手”的古典經濟學派。此派人士認為,儘量減少政府管制與干預,在看不見的手的運作下,市場自會達到一個最佳的平衡狀態。另一個極端則是社會主義,主張由政府掌管生產機器。
凱因斯則認為,人並不是像古典經濟學派認為的全然理性。沒錯,大多經濟活動是理行判斷後的行動。但也有不少經濟活動,其實是發自動物本能。
什麼是動物本能?
凱因思曾寫過”我們對於一條鐵路、一座礦場,一家紡織廠未來十年收益的這些基本知識,並沒有多大意義,有時甚至毫無用處。”在這樣無知的狀況下,我們到底是如何評價,然後做成決策?
這靠的其實就是動物本能,不由自主的行為衝動。
凱因斯在立論當時,已經考量到這個非理性成份。但後代的凱因斯信徒在宣傳時,卻刻意忽略了”動物本能”。此舉造成凱因斯學說一個明顯的弱點,也成為日後興起的新古典經濟學(New Classical Economics)攻擊的重點。
而新古典經濟學的教條(Mantra)就是,或許你也曾唱頌過的,”我信奉自由市場”。
這本書的重點就是探詢經濟運作中的動物本能、非理性層面,並重申適度政府管制的必要。
書中各章便以此為中心開枝散葉,先討論五種動物本能的表現,其後討論八個問題。
待續….
(後記:凱因斯對於古典經濟學假定的全然理性做出修正與見解,是1930年代的事,距今80年。現在,仍有許多投資人,以經濟學說假定人類全然理性來攻擊這些學理。顯然這些人完全不知道經濟學說發展的狀況,對於80年前就已經展開的修正與論戰更是毫無所知。他們總認為學理等於理性假設,卻不知道涵括非理性層面的經濟”理論”在他們祖父母或是父母還年輕的年代,已經出現了。)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Phishing for Fools讀後感1—人性的弱點就是賺錢的機會
Free to Choose讀後感---強而有力但看不見的手
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 讀後感---管控與自由的爭論
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 讀後感---業餘總經大師的幻夢
陸生動物的投資習性
Irrational Exuberance讀後感續1---遍布各地的狂漲與暴跌
The Age of Turbulence(我們的新世界)讀後感----自由的成長

關於Robert Shiller的最新新聞: http://money.udn.com/house/storypage.jsp?f_ART_ID=278042
回覆刪除新聞標題 席勒:台灣房市太火熱 定會出現轉折點
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