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大多股票是不賺錢的—國際股市也是如此嗎?(Less than 1% Stocks Contribute to 100% Wealth Creation)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我之前發表的大多股票是不賺錢的(Minority in Number, Majority in Return)一文,引用Arizona State University財金系Hendrik Bessembinder教授的研究,討論美國股市長期的可觀報酬,其實是少數公司創造的現象。

Bessembinder教授接著發表了”Do Global Stocks Outperform US Treasury Bills?”。討論全球股市以及美國以外的國際股市,是否跟美國一樣,有大多股市的財富增值來自少數股票的現象。

該研究搜集了全球股市,42個國家,總共61,100家公司,從1990到2018的報酬資料。

這六萬多家公司,總共創造了44.74兆美金的財富,其中23,905家是正財富創造,金額達66.57兆美金。其它37,195家,則是負財富創造,損失21.83兆美金。這些負財富創造的公司,占比高達60.9%。(37195/61100=60.8%)

全球股市在這29年當中,表現最好的811家股票,就貢獻了那44.74兆美金總財富創造的100%。

其它六萬多家公司在做什麼?

其它六萬多家公司,帶來的財富創造跟財富減損打平,對淨財富創造的貢獻是0。

811家公司,占研究公司總數61,100的1.33%。

一點多趴的股票,貢獻了這幾十年全球股市全部的財富創造。

以上是全球股市的狀況,作者也有關於美國以外國際股市的統計。

美國以外的國際股市,共囊括了44,476支股票。其中表現最好的221家公司,帶來94%的淨財富創造。表現最好的441家公司則帶來121%的淨財富創造。
(為何超過100%?因為後面四萬多家股票,帶來的是-21%的淨財富減損)

441家公司,是總數44,476的1%。也就是數量占比不到1%的股票,貢獻了整體市場的財富增長。

研究中也比較了美國與美國以外的國際股市,整體市場報酬來自少數股票的集中程度。

美國創造最多財富的前0.25%公司,帶來整體美國股市43.1%的淨財富增長。美國以外的國際股市創造最多財富的前0.25%公司,則帶來整體市場69.2%的淨財富增長。

美國創造最多財富的前1%公司,帶來整體美國股市71.4%的淨財富增長。美國以外的國際股市創造最多財富的前1%公司,則帶來整體市場121.4%的淨財富增長。

在淨財富創造方面,國際股市比起美國股市,是更集中在少數非常成功的公司。

這些現實狀況,可以讓人再更深入思考自行主動選股的風險。

假如你自行選股,你的注意力沒落在那不到1%的公司上,或是你曾注意到,但當時的你基於某種理由,譬如大型權值股跑不動、沒有自有品牌只是替人家代工、財報不具特別優勢,然後決定不投資,你就會錯過財富創造的主動力。
(這些理由在幾年前,曾被用來描述台積電)

在特定股票大漲之後,你常會看到許多人出來說,我之前就買了。或是說自己因為有使用其產品,體會到其優點,所以也買了這家公司的股票。

真的有很多人在大漲之前就買了嗎?

假如這家公司多年前根本是家小型股,其股票總市值就是個不是很高的金額,那有很多人買?

Nokia的手機跟柯達的軟片,也曾是稱霸一時的產品。當時受其產品感動,然後買進的投資人,成果如何?

不要低估選股的難度。

落後市場是努力選股之後,很容易就會達成的事。

全市場指數化投資,一張大網撒下去,持有市場上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不論未來誰表現最好,那家公司是財富創造的主力,你都不會錯過。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大多股票是不賺錢的(Minority in Number, Majority in Return)

持股愈少,績效愈差(Concentration is Bad for Performance)

集中投資,是增加報酬,還是適得其反?(Concentration, Good or Bad for Investment Return?)

存股的致命缺點2(The Dismal Outcome of Betting on One Stock)---單一股票的脆弱性

自組ETF跟ETF的根本差別(Self-Made ETF is NOT ETF)

The Psychology of Money讀後感3---尾巴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