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ood life is everything you need and some of what you want. If you have everything you want, you appreciate none of what you have.” Morgan Housel
2019年8月19日 星期一
“掌握市場週期”(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讀後感1---把握對自己有利的機會
掌握市場週期的作者是Howard Marks,我之前看過他寫的” 投資最重要的事”。
其實在看到這個書名時,我覺得有點懷疑。市場週期?掌握?
那是不是代表作者認為可以掌握市場高低點,做到成功擇時進出嗎?
而號稱可以擇時進出的方法,幾乎可以說是註定失敗的。Marks先生怎會講這個?
想到”投資最重要的事”書中的確展現了很多深入的投資見解,我想,還是看看作者他到底想說什麼吧。
看了書之後發現,作者說的”掌握市場週期”,和我(以及許多投資朋友)原先的想法,恐怕差異很大。
首先作者解釋了”週期”兩字,
不論是經濟,企業獲利,股市表現,似乎總是在一個好與壞之間的狀況起伏。譬如經濟長期有3%的成長,但實際狀況絕不會是每年3%,有時比較好,一年成長5%。有時比較壞,一年是-2%的萎縮。
股市表現那就波動更大了。長期年化報酬9%的市場,其實很少年度會剛好是9%的報酬,出現+30%或是-20%的單年報酬,更是多次發生的事。
事情就在好壞間擺盪,就如鐘擺一樣。
作者的意思是,投資人要知道目前約略處在什麼位置。
然後重點來了。
不是根據知道自己知道目前的位置,然後猜測未來走勢。
譬如覺得現在股市過熱了,所以全部改買公債。
不,作者說,短期未來走勢仍是無法持續正確預期的。
作者說,瞭解這些週期為的是讓自己處在比較”有利”的位置。
譬如現在市場比較熱了,那麼投資會比較偏防禦面向。假如市場偏向過於悲觀,那麼投資應積極一點。
換句話說,就是看懂這個局,然後以有利的方式參與市場。
這個方法無法要求每一次都對。仍有可能,你覺得市場已經太熱太樂觀了,其實後面還有三年的上漲。你現在就採防禦做法,那會錯過報酬。
他是希望長期下來,會產生比較有利的成果。這是要長期下來,才會可能有利的策略。
另外,作者也說明了對經濟預測的困難。
不是正確預測就好,要比別人更正確。
假如你只是順從大家公認的”共識”意見,那你就會拿到”共識”報酬,也就是市場報酬。不會有突出的成果。
問題就在於,更傑出、更正確的經濟預測非常難。有多難?
書中有這樣的陳述。
大多經濟預測是用外推法。譬如長期經濟成長2%。今年預計景氣好一點,所以加上1%。預期有3%的成長。這就是大多”共識”意見的形成方法。它們有較高的機會正確,但就算對了也沒用。因為大家早就都知道了。
大膽的用偏離趨勢的方法做推測,假如對了,會非常有價值。但這種推論大多時候會是錯誤的。
這個問題呈現的是利用宏觀整體經濟趨勢來做投資的難度。
我認為作者講的是專業資產管理假如要在這方面鑽研與努力的方向。這不是簡單的事情。環境也很苛刻。大多人會落得不如不研究的下場。
但問題是,這是唯一一種掌握市場週期的方法嗎?
不,其實有個更簡單的利用市場週期的方法,那就是資產配置中的再平衡。
市場有週期,好一段時間後變壞,壞一段時間後變好,其實講的就是回歸平均(Mean reversion)的現象。
資產配置投資人,在一個資產類別漲太多、漲太久時,做再平衡,就是賣掉部分高漲的資產,把資金拿去補表現落後的資產。這就是在樂觀之後保守。
資產配置投資人,在一個資產類別跌很深,表現不良之後,做再平衡。就是拿資金去加碼這個資產,把它的比重拉回來。這就是在悲觀之後積極。
這其實就是一個最簡單,最可行,讓一般投資人去利用市場週期的方法。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掌握市場週期”(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讀後感2---投資人心理週期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lluminated讀後感3—物極必反
Richer, Wiser, Happier讀後感1---投資哲學,人生態度
The Fortune Sellers讀後感2---經濟與市場預測
The Only Three Questions That Count讀後感續1----科學的投資態度
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 讀後感---業餘總經大師的幻夢
無用又無聊的預測—續1(The Prediction that Makes No Sense)

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