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上,到底是那些個別投資人在使用ETF?這些投資人具有怎樣的特性?
針對這個問題,美國資產管理公司Vanguard,在2019三月發表一篇標題為” Early ETF adoption among self-directed invetors ”的文章,解答這個問題。
分析的樣本是在Vanguard開戶的500萬戶美國投資人。這些投資帳戶中可能持有基金、ETF或是單一證券。帳戶類別可能是退休帳戶或是一般帳戶。
首先可以看到上表,在2013時,這些帳戶中,只有5%持有ETF。到了2018,比率倍增,變成11%。
但持有基金的帳戶數仍是主力,不論是2013還是2018,都有八成以上的帳戶持有共同基金。
主要理由在於,早期投資人,最早就是從基金開始,ETF是比較近代才出現的投資工具。
2018年使用ETF的帳戶比率增加,很大部分原因是近幾年新開戶的投資人,有較高比率利用ETF進行投資。
文中依ETF占整個投資部位的比重,將ETF投資人分為三類:
ETF占整體投資部位的1-25% ,叫ETF Diversifiers。ETF分散者。利用ETF進行分散投資的人。
ETF占整體投資部位的26-75%,叫ETF Users。ETF使用者。ETF占投資組合顯著比率。
ETF占整體投資部位的76-100% ,叫ETF Enthusiasists。ETF熱衷者。投資組合大部分由ETF組成。
上表可以看到,在2018的新開戶(New households)中,42%是ETF熱衷者。投資組合3/4以上由ETF組成。
這反應了金融界的一個現實,那就是新的投資人比較可能會使用新的工具與投資服務。
從上表可以發現,有使用ETF的投資帳戶比起完全沒有使用ETF的帳戶,年齡中位數較低(51 vs. 54),帳戶持有期間較短(9 vs. 14),帳戶總值較高(15.2萬 vs 4.9萬)。
三種不同的ETF使用帳戶,也有不同的特徵。
一般來說,ETF分散者是資深投資人,年齡較大,在Vanguard開戶已經非常多年了。他們的投資部位總值也較高。他們通常已經持有一個比較複雜的投資組合,ETF只占其投資部位不到10%。
ETF熱衷者比較年輕,投資組合高達九成以上由ETF組成。很明顯就是用ETF做為投資組合的骨幹。他們的投資部位總值較低。
文中還分析了帳戶開立期間、年齡、持有標的數,與使用ETF的關聯性。
這份報告讓我想起"ETF關鍵報告" 課程的狀況。大多參與課程的朋友,是30到50歲之間。青壯年族群。也有些很年輕,二十歲初頭就前來參加的朋友。這些相對年輕的朋友,就如這份報告中所提到的,是很可能將ETF當成主力工具的投資人。
但每梯課程也會看到幾位相對資深的投資朋友。他們也可能就如報告提到的,是資產較高,也已經有多樣化的投資組合,希望再利用ETF達成一些目的的投資人。
但其實有些比較資深的投資朋友,在課後問答時,我發現他們的目的是要用ETF全盤取代高成本投資工具。
他們是要直接變成ETF熱衷者。
這是在這份報告中不存在的現象。因為Vanguard帳戶持有者,他們早就有高品質低費用的指數型基金可以利用了。他們沒必要把整個基金部位全部改成ETF。
但在台灣,假如能將高成本的基金換成大範圍、低成本的ETF,那會是個很大的進步,也帶來非常可觀的成本節約。
總結來說,不論是年輕或資深,ETF都得到部分投資人的認同。特別是在年輕投資人的區塊,接受度特別高。
隨著時間經過,年輕的ETF熱衷者變成中年的熱衷者。新進的投資人假如還是偏好ETF做為投資工具的話,可以預期,ETF的市占率在未來還會持續提升。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ETF造成市場過度波動?(ETF, the Culprit of Volatility?)
2018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1---主動型基金仍是市場主力
ETF滯洪池(ETF as Market Volatility Damper)
2015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1—指數化投資的盛行
2016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1—蓬勃發展的美國ETF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find out if ETF investors of various categories (diversifier, user, and enthusiast)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rading pattern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