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much you should worry about being an outsider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the insiders.” Paul Graham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不當行為”(Misbehaving)讀後感3—行為經濟學能否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在做了那麼多財經研究之後,學者自然面對的一個問題是,這些成果是否能實際改善人們的生活?
作者用了相當篇幅討論行為經濟學在退休金累積投資計畫的應用。
退休金累積計畫有一個根本的障礙,就是人會覺得現在錢就不夠用了,以後再說。以後,永遠還有以後。所以就根本沒有開始。
為了鼓勵為了退休的儲蓄與投資,美國有像401k之類的退休金累積計畫。原先,一家公司的雇員要填寫表單之後,才會加入這類計畫。作者認為,應改為一開始就預設為這個員工要加入。假如不要加入,才要申請。
這個方法很妙。他把人們不願改變的惰性,換成助力。你不願”改”,那就是照預先設定,你會被加入退休金累積計畫。每個月會定期從你的薪資所得扣一些錢,來進行退休金累積投資。
實際成果驗證這點。自動加入機制推出前,只有49%的員工在第一年加入。自動加入開始實行後,比率提高到86%。只有14%的人選擇退出。
另一個退休金累積的障礙是儲蓄率不足。譬如每個月只提出3%來做退休準備。除非市場給予異常豐厚的報酬,不然實在很難累積足夠的退休資產。
作者跟公司內部的財務規畫人員討論時發現,假如財務人員跟員工說,你現在要把儲蓄率從3%拉高到10%。員工可能會冷笑一聲說,現在錢就不夠用了。還要拿更多錢出來儲蓄?
這會有很大執行上的困難。因為你當下拉高儲蓄率,就代表可以拿回家的錢馬上變少。會有種被剝奪的感覺。
針對這個問題,作者的解決方案是”明天存更多”。
意思就是,跟隨著每一次的加薪,同步上調儲蓄率。這樣可以讓員工覺得,拿回家的錢沒有變少,而實際上,自己的儲蓄率還變高了。
這個方案也是實際驗證可行。很有效的在幾年數次的加薪後,拉高員工的儲蓄率。願意參加的員工比率也更高。
這些面向很漂亮的展示了行為經濟學在現實生活中有用的地方。
但假如你服務的公司沒有提供這些行為輔助方法,你就要有辦法自己制定出一個有紀律的退休金累積計畫,並且跟著加薪,提高自己的儲蓄率。
我自己是以資產配置的概念,使用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來進行退休金的累積。
退休金要多少才夠,以自己的投入狀況還有目前市場預期報酬能否達成目標,這我在”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中有詳細的討論與分享。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加。
英文原版是:Misbehaving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退休金要靠誰?(Where is Your Retirement Income?)
退休時愈到股市嚴重下挫怎麼辦?---狀況其實沒想像中嚴重(Bear Markets and Retirees)
退休金確定給付制與確定提撥制(Defined-Benefit Plan and Defined-Contribution Plan Explained)
“不當行為”(Misbehaving)讀後感1—消費時的不當行為
“不當行為”(Misbehaving)讀後感2—投資時的不當行為
對一個非經濟系畢業, 沒有經濟基礎的人來說, 這本書讀起來中間曾有好幾段章節讀得不是很懂, 感覺會卡卡的. 感謝綠角大的書評讓我對本書有更深的了解, 尤其是行為經濟對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跟幫助我們一般人生活的技巧跟思想上的轉換, 覺得此書還是值得一讀.
回覆刪除Daniel Tsan.
不客氣~
回覆刪除謝謝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