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Devil Take the Hindmost讀後感3—日本泡沫


在這本書關於各種歷史泡沫的描寫中,80年代日本泡沫,是一個特別精采的段落。

日本人一直認為自己與國家是獨特的。他們習得了西方資本經濟模式,但對其中的個人主義一直採懷疑態度。他們重視群體、意見一致與階級。

他們創建了日式資本主義。

表面看起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封建社會已被破除,但社會階級仍附身於經濟體系之中。

員工要對公司忠心。每天早上唱過公司歌曲後,再開始工作,重大節日可能要到創辦者的神案前參拜。公司則允諾終身雇用。這種態勢,根本是封建時代的領主與下屬的關係重現。

各家公司,在社會上也有分屬的階級地位。

日本人很自豪這樣的體系。認為它比較不自私,也比西方體系穩健。

在80年代,日本有兩個不斷可以自我正向加強的機制,促成股市榮景。

第一個是日本公司可以用投資獲利來補強日常營運獲利。這些持有其它公司股票的特別帳戶,成為盈餘的重要來源。

由於日本上市公司有大量的交叉持股。當股市上漲,投資獲利上升。讓公司盈餘同步上升。盈餘好,進一步支持股價攀升。形成一個不斷自我加強的正面循環。

甚至到泡沫晚期,公司本業營運獲利根本已經不重要了。公司的獲利能力,幾乎完全取決於它的股市投資與土地投資。

第二個自我加強機制在銀行業。日本銀行的資本準備中,有一部分可以用銀行持有的股票來支應。

日本銀行也持有大量其它公司的股票。所以當股市上升,日本銀行的資本適足狀況就會愈好,就可以發行愈大量的貸款,再進一步促成股市與房地產上漲。

股價的上漲,又讓日本銀行的資本愈大,可以再發行更多貸款。

這兩個看似可以讓美景無限延申的機制,當它反過來時,也是一個不斷循環的負面機制。

股價下跌,造成公司營收獲利下滑,讓股價進一步下挫有很好的理由。

股價下跌,造成銀行資本適足率變差,必需減低貸款發放,造成市場上資金減少,進一步壓低資產價格。

真是真正的雙面刃。

在日本股市的泡沫年代,這些超高的股價,都是可以合理化,講得通的。日本經濟與西方不同,日本公司的營利來源不同等等,都是常見的理由

同時期的日本政治人物與黑道大頭,都有涉入股市操作。股市或房市榮景從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區塊現象,它有其政治與社會背景。在書裡一章章的描寫中,讀者會知道,政客對錢的渴望,讓他們從來就沒缺席過。

當銀座土地價格超過每平方公尺5000萬日元時(一坪等於3.3平方公尺),開始有人構思東京地下城。東京最高級的高爾夫球場會員資格,要價超過4億日元。同期有超過20個高爾夫球場的會員證,要價高於100萬美金。

日本Nippo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NTT)一家公司的市值超過當時香港與西德股市的市值總合。日本人認為國營公司等於是有國家的保證,政府不會讓它倒,於是追逐釋股機會,本益比超過200。

日本企業家在拍賣會大舉買進印象派畫作,投標集中。為什麼?因為這些畫是財富的展現,它要讓觀看者一看就知道這是名畫。所以印象派大師,高更、梵谷的名作,爬到不可思議的高價。(1987梵谷的”向日葵”以4000萬美金拍賣給日本保險公司。這個價格是之前史上單一畫作最高價格的三倍)

在日本股市的狂漲中,可能跟很多人想像的不同,一般日本投資人沒有賺到錢。日本金融機構利用這個機會,將一般投資人引入市場,然後不停翻攪,買賣他們投資的持股,從中賺取交易費用。(行話叫Churn and Burn)

一般工作者在超高房價狀況下買不起房子。工作者一生的薪水無法在東京市買一個小公寓,真要買就必需承擔長達百年的跨世代貸款。

1989,日經指數已近40000點。我們事後知道這是歷史高點,但當時野村證券預測到1995,日經會到80000點。處在泡沫當下,大多人只會看好再看好。這其實也正是泡沫的癥象。很多人在提醒可能有問題時,那還算不上一個成形的泡泡。

後來這些榮景與樂觀,終於在新任日本央行總裁的利率提升政策中,由炫爛重回平凡。

戰後首次銀行擠兌,券商倒閉,秋後算帳就是這個故事的終章。爬得高,跌得重。

就像美國Perry將軍的艦隊,打開了日本的鎖國政策。金融市場中高傳染力的投機現象,在80年代之後,讓日本完完全表現出了追求私利、追逐利益的心態與行為。

日本,也不再那麼獨特了。


本書中文版是金融投機史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Devil Take the Hindmost讀後感1—投機嘉年華

Devil Take the Hindmost讀後感2—難以脫身的泡沫市場

The Clash of the Cultures讀後感1—投資與投機的衝突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讀後感續1—投機與投資的分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