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什麼是比較優勢原則-續(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我們延續之前John與Mary的例子。

對Mary來說,假如自己生產的話,每公斤的肉要犧牲兩單位的麻布才能換到。

所以她與John的交換協議,用3單位麻布交換2.5公斤的肉品,等於每公斤的肉只要1.2單位的麻布就可以買到。這絕對是划算之舉。

對John來說,假如自己做的話,每一單位麻布要犧牲一公斤肉品才能換到。

所以他跟Mary的交換協議,用2.5公斤的肉換取3單位麻布。等於每單位麻布只要0.83公斤肉品就可以換得。也是比自己生產划算。

重點就是,假如有比較優勢的狀況,那麼就會存在一個價格區間。用這區間的價格進行交換,雙方都將從中得利。

在開始交換之後,對John 和Mary來說,跟他們尚未發現對方,完全自食其力時相比,看起來他們似乎變成要依靠對方生產某些物品。

但事實上,他們只是換個比較迂迴的方法生產自己所需。

John所使用的麻布,表面上看來是Mary所生產。但我們也可以說,John的麻布也是他自己生產得到的。他藉由專注於肉類生產,然後用肉跟Mary換得麻布。假如他沒有自己生產肉類,他也換不到麻布。而且藉由跟具有麻布生產比較優勢的Mary交換,John降低的麻布的取得成本。

從這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到交換的其中一方,提升生產效率的結果。

原先John和Mary的單日生產力如下:



 

John

Mary

肉類

5

10

麻布

5

20

假設Mary發明了某種織布機,將她每天麻布的產能從20單位拉高成30單位。這個新科技只有Mary會,不影響John的麻布生產效能。也不改變兩人的肉品取得能力。

兩人的單日生產力會變成:



 

John

Mary

肉類

5

10

麻布

5

30

Mary原先生產一個單位的麻布需犧牲0.5公斤的肉品。在提高麻布的生產效率後,狀況變成,每一單位的麻布只需要犧牲0.33公斤的肉品。換句話說,Mary麻布生產的比較優勢更加強化。

看來John相比之下,愈來愈弱了?

許多人沒想到的是,當Mary在麻布生產的比較優勢強化之後,她自己的肉品生產一定會變得更加弱勢。

怎麼說?

原先Mary每生產一公斤的肉品,需犧牲兩單位的麻布。在麻布產能提升後,Mary變成每生產一公斤的肉品,要犧牲三單位的麻布。

當Mary變成一個更好的織布者時,她不可避免的變成一個更差的肉品搜集者。

換句話說,這時John的肉品生產比較優勢就會更加明顯。

對Mary來說,原先假如她自己做的話,每公斤肉類要犧生兩單位麻布的生產。也就是說,假如John要求每公斤的肉要換兩單位以上的麻布時,Mary不會答應。因為這已經超過她自己生產時的交換比。

但在她提高麻布生產效率後,每公斤肉要犧牲三單位的麻布生產。這時假如John要求每公斤的肉要交換2.5單位的麻布。這個要求是有可能成立的。因為Mary自己生產的代價是每公斤的肉換3單位麻布。

這個例子也讓我們看到,雖然表面看起來只有一方提升了某產品的生產效能。但其實,貿易雙方都會受惠。

這個假想例子雖只有兩個人,兩項物品,但我們可以將它放大外推為全球成千上萬的生產人員與數不盡的產品與服務。當我們專精於自己具有比較生產效率的事項,並且可以與他人交換時,我們將同時提升了自己與他人的生活水準。

這就是貿易與交換的核心價值,互利。

這個交換原則也讓我們知道,外國人想出口給你,正因為他想從你這邊得到某些東西。假如這個外國人完全不想從你這邊得到什麼東西,那麼他是根本不會出口給你的。因為沒有互利。

瞭解”互利”這兩個字,可以免除許多關於國際貿易的誤解與迷思。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什麼是比較優勢原則(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3 則留言:

  1. 假如我們不想用某種貨幣買某些東西
    我們絕不會接受這種貨幣做為支付工具

    我們接受美元
    正因為美元可以買到東西
    它可以讓你買美國的產品 服務與金融資產



    回覆刪除
  2. 有幾則回應
    其實反應的是讀者對於"變動"與"競爭"的直覺式懼怕
    也有是根植於長久以來對於國際貿易的迷思

    恕我就不一一回應解答
    在未來一週
    我會發表某本經典傑作的讀後感
    相信對於願意思考 願意閱讀的朋友
    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答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