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手續費到底是前收,還是後收好?完整分析,正確解答(Front-End or Back-End Load)

在投信投顧公會的網頁上有一個連結,專門解釋,買基金到底要挑手續費前收,還是後收好呢?


這裡必需先說明一下,在台灣買基金一般需要交手續費。這是一個以成交金額百分比計算的費用。其實真正正確的名稱是佣金。以成交金額百分比計算的,叫佣金。譬如買賣房子,交給房仲的錢。買賣股票,交給券商的錢。還有買賣基金交給銷售業者的錢。這些都是以成交金額的百分比計收,叫佣金。

真正的手續費,是不管金額大或小,收取一樣的費用。譬如不管你匯款10萬,還是100萬台幣到另一個帳戶,都收15元。這才叫手續費。
(完整討論,可以參考對於佣金的正確認識)

基金的佣金,有的在買基金當下就收取,也有的在賣出時才收取,分別叫”前收”與”後收”。公會的網站,的確花了一些努力,讓投資大眾可以明瞭,前收與後收的費用結構。

這兩個收費方式的分別,我過去也有寫文章討論,可見你不可不知的B股收費結構

公會的結論是這張圖:


我們又看見這句話:

“投資工具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

這句我不認同。投資工具當然有好有壞。我們投資人要用好的。

開始講投資工具沒有好壞,通常就是希望你不要發現,它正在呈現一個壞選項給你。

下一句:

“投資人應以自身需求及利益去選擇適合的級別”

這句我完全認同。投資人要為自己著想。

而投資人為自己著想的話,解答很簡單,最適合的級別叫”免佣基金”。No load。不用前收,不用後收,也不用基金公司或行銷單位給什麼特別優惠,本身就是免佣金的基金。

什麼?居然有這種基金?

有啊,美國的Vanguard資產管理在1970年代,就開始推動免佣基金。現在免佣基金早已經是大多美國投資人的首選

投資金律作者William Bernstein甚至寫過以下對答。

Q: Who buy this rubbish (load funds)?
A: Uninformed investors.

問:誰還在買這些垃圾(有佣基金)?
答:不知情的投資人。

請問,你是否就是一個不知情的投資人?不知道原來這世上有免佣基金存在的投資人。也因為這個不知道,所以要在前收跟後收,這兩個壞選擇中挑選嗎?

然後安慰自己,”投資工具沒有好壞”?

不要被騙了,還安慰自己被騙沒關係。

”投資工具沒有好壞”這句話,就是專門騙不知道投資工具有好有壞的投資人。這句話,就是專門行銷壞投資工具的業者在說的。他們不希望你知道有好東西。

而你在台灣要買免佣基金?

這有點問題,你找不到。
(大多是基金公司推出某種優惠,才會免除佣金)

你以為這些金融業者,台灣金融業的領導者,他們都不知道歐美這些基金業發展的先趨國家,在40多年前,基金就已經分出兩大類別,有佣跟免佣基金嗎?

然後他們卻刻意在台灣只推動有佣基金,把免佣基金全面封殺。

你知道什麼叫在銷售時,利用資訊不對等,傷害投資人與消費者嗎?

沒有比這更貼切的例子。台灣基金界,是對投資人非常不友善的環境。

以投資人觀點來說,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就是我拿一萬出來投資,就是一萬全部進市場。我才不必繳什麼2%還是3%的手續費呢。還要在那邊打多少折,斤斤計較,貨比三家?

錢留在自己身上使用,不論是投資,還是消費,才是最符合投資人自身利益的。

前收跟後收,都不符合這個要求。

身為明智的基金投資人,面對”基金手續費,前收還是後收比較好”這一個問題。

你要知道,正確答案是”不收最好”。

而當金融業者不願提供你符合你的利益的選擇時,你應該要抵抗,而不是順從。

投資人要懂得自行找尋符合自身利益的投資工具與管道。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你知道台灣基金業採用的是對投資人最不利的收費方式嗎?(Commission-Based or Fee-Based?)

2018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3---美國基金投資成本持續降低,台灣人則必需留在當地繼續支持高費用業者?

投資民族主義:”留在台灣,才能給業者機會!”(Don’t be Fooled by Investment Nationalism)

被全力封殺的小眾(How Low-Cost Indexing is Treated by Active Managers and Salespeople)

免佣基金的成長(The Dominance of No-Load Funds)

費用的危害(The Devastating Power of Fees and Commissions)

一則令人感慨萬千的廣告---摩根富林明的終身零手續費

國民基金、貴族基金,傻傻分不清? (Camouflage for Expensive Funds)

富國強民的投資之道,觀看2007年台灣境外基金投資資料有感(Avoid Timing and Selection Penalty)

2 comments:

Pro 提到...

的確 跟相互保險在台灣無法成立一樣

綠角 提到...

基金
現在變成是給投資人一個賺錢的美夢
真正的目的是幫發行業者,幫行銷業者賺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