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誤與真相》(Economic Facts and Fallacies)讀後感1---關於收入差距,你的理解正確嗎?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謬誤與真相”的作者是Thomas Sowell。他是美國經濟學家,曾於康乃爾大學與加州大學任教。

這本書分成幾個章節,分別說明政治與媒體報導中常見的一些社會現象,與其背後真正的事實。

譬如都市的謬誤與真相,討論的是”透過政府介入,壓抑房價的迷思”。讀者會發現,美國某些地方政府的土地政策,其實正是造成當地高房價的元凶。

還有專章討論性別不平等待遇與種族偏見。

但全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收入不平等的論述。

討論收入不平等這章,作者一開始就連續丟出震撼彈。

譬如美國近年來一直討論”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收入最高的1%族群,在整體國民收入占比愈來愈高。

所以有錢人愈有錢,沒錯吧。

其實不完全正確。因為收入最高的1%不是同樣的一群人。

1996收入最高的前1%美國人,十年之後,到了2005,他們的平均收入是下降的。因為有超過一半的人,收入下降,跌出了前1%這個分類。

每一年的收入前1%,其實都是由不完全一樣的人組成。

同樣的,在1996收入屬於底層20%的美國人,他們到了2005,收入平均增加91%。

收入底層,也是由不斷變化的一群人組成的。

富者愈富,窮者愈窮?

有一部分富人跟窮人可能是這樣。

但富者變窮,窮者變富,則是另一些富人與窮人的真實寫照。

另一個對比事實在於家戶收入。作者提到,從1969到1996,美國家戶平均實質收入僅成長6%。所以,一般家庭都沒有什麼收入增長,經濟成長的果實都讓大企業家拿走了?

其實同時期,美國人均實質收入成長51%。

這不是明顯矛盾嗎?

那有個人收入成長,全家收入卻沒什麼成長的道理呢?

這是可能的,只要同期間家戶人口是減少的,就會發生這種狀況。而這的確就是實際發生的狀況。

所以,統計數字很容易誤導人。

跟你講家戶收入沒增長,你就開始厭惡賺大錢,好像把成果都拿去的人。
跟你講收入最高的10%與最低的10%差距拉大,你就會開始覺得要政府介入,進行收入重分配。

沒跟你說的是,家戶收入減少的主因是每家平均人口縮減。
也沒跟你說的是,沒有保證一個人一定永遠會在收入最高的10%或收入最低的10%。人會在收入階層之間移動。

在特定時間點,收入最高的10%與收入最低10%族群間的倍數差別,反應的是,在收入成長的年代,假如你不從事工作,就無法參與到薪資增長的好處。

對有工作者的獎勵愈大,特別是對具有專門技術工作者的薪資補償愈多,就代表無工作者,或是無法參與到的人,落後就會愈多。

所以作者提到,收入最低的20%的家戶中,多數家庭沒有任何人從事全職工作。其中更有56%的家戶,連從事兼職工作的人都沒有。

經濟成長,有工作收入的人,薪資愈來愈高。沒有收入的人,一直只拿社會救助金,工作收入為零。差距拉大恐怕是可以預見的發展。

另外,統計數字也顯示不同年齡層的平均收入不同。平均收入最高的族群是45-54歲。剛好是工作生涯的黃金年代。不僅有多年的工作經驗,體力也還不錯。

也就是說,大多人年輕時從事的是比較低薪的工作。後來隨著專業技能與經驗的累積,逐漸爬到高收入族群。

作者想要處理的另一個常見謬誤就是常見的”消失的中產階級”的說法。

這個問題的由來在於,把特定收入區間定義為中產階級。譬如年收入四到六萬美金。

在當初這個規則設定的時候,這個範圍可能剛好落在整個收入分布鐘形曲線的中段。也的確是中產。

但隨著經濟進步,收入增長,一國國民收入分布的鐘形曲線會開始向右移。

還一樣用收入四到六萬做為中產階級的定義,會開始落在鐘形曲線左邊愈來愈細的尾巴上面。所以就會得到,”中產階級消失”這樣的結論。

在這章結尾的時候,作者做了一些很直白的陳述。

那就是,收入高低的決定,並不是道德評鑑的結果,而是經濟貢獻的反應。

一個生在富有之家的人,他可以直接繼承家族事業。假如他又經營的特別好,造福了上萬名的消費者與顧客,他為自己創造了豐厚的財富。

一個生在平凡之家的人,他可能經歷比前者多幾倍的努力,才創建了自己的事業。他也是經營的很好,為許多人帶來便利,他也為自己創造了財富。

經濟是以你可以服務多少人,為人們帶來多少的價值來決定你的回報。

社會不會管你是繼承家業還是白手起家。然後說後者比較困難,所以達到一樣的經濟貢獻,後者應該得到比較高的獎勵。

贊同由政府進行收入分配者,有些人似乎持有一種觀點,就是整個社會的收入就是一個定數。應該由”公正的第三方”,通常就是政府,來分配給整體國民。這樣才”公平”。

事實是,大多收入是”賺”來的,不是分配來的。由提供產品跟服務的人創造出來,然後由社會大眾決定這些產品跟服務值多少錢。

這個機制,會鼓舞有能力的人去創造,可為大眾服務,讓他們滿意的產品與服務。

這個機制,也會自動將人力與資源,導向社會大眾重視與在意的服務與產品。

以為自己,或是政府,可以比整體大眾,更正確的決定誰該多賺,誰該少賺。恐怕不僅有點自大的味道,更是危險的經濟觀念。



博客來連結

Readmoo電子書連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謬誤與真相》(Economic Facts and Fallacies)讀後感2---窮國就是需要援助?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2---收入必需來自生產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7---資本所得與工作所得

Free to Choose讀後感---價格的作用

Economics in One Lesson讀後感3—價格上限的負面後果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