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2—ETF對整體股市的衝擊

這本Factbook統整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資料,就是ETF交易,有多少是初級市場交易,多少是次級市場交易。

初級市場指的是實物交易。法人拿成份證券換ETF,或拿ETF換成份證券。

次級市場指的是投資人之間互相交易買賣ETF。

狀況如下圖:


這張圖顯示的是各類別的ETF,從2015年初到2018年底,這四年期間,交易量中有多少百分比是次級市場交易。

可以看到,絕大多數,八到九成都是次級市場交易。

所以,不必說看到某支ETF一天有好幾百億的成交量就以為資產管理公司要在一天之內忙著買賣幾百億美金的指數成份證券,造成市場大幅波動。

大可不必。其實大多的成交量,都是投資人之間買賣ETF而已,根本不會動到指數成份證券。

譬如2018二月第一週,美國股市下跌5%。該週ETF的初級市場交易量220億美金,只占該週轉手股票市值1.8兆美金的1.2%。如下圖:


2018十月,全球股市下跌。當時美國ETF的初級市場成交量330億美金,只占整體股市成交量6兆美金的0.6%。


這些市場波動,都很難歸因到ETF身上。

相較之下,我們可以看到其它研究報告如何呈現ETF交易量這件事。

譬如某份台灣機構出的報告,裡面有這張表格:


這張表說2018一、二月美國股市下跌期間,ETF交易量占整體股市三到四成。然後報告中說,投資人的”羊群效應”,會造成股市波動加劇。

這種分析完全沒有區分初級與次級市場交易。只用ETF”全部”的高交易量,來加深投資人對ETF的恐懼。是一種非常基本的錯誤。

這篇分析的作者,大概也不知道ETF的滯洪池作用

當ETF存在時,對大盤未來走勢有不同看法的投資人,可以交易ETF。假如沒有ETF,他們會需要直接買賣權值證券。

現在在ETF上面幾千億美金的成交量,全部釋放到個股上,會讓市場波動更大還是更小?

請小心主動投資業界因為資產規模不斷被指數化投資侵蝕,所刻意放出的不實資訊與偏頗分析。

你是否懷疑過,為什麼從不曾看到”主動投資過熱”的說法。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19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1—指數化投資的成長與現況

2019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感3—美國與台灣投資成本差多少

黃花與泡沫(Dodo and Bubble)

對主動型基金的平衡報導(A Balanced Report for Active Funds)

2 comments:

LWC 提到...

清楚明瞭,希望可以導正既得利益者對大眾的誤導,「為何不曾看到主動投資過熱!」

綠角 提到...

謝謝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