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型基金與ETF的”非本業所得”---談借券收入

指數型基金與追蹤指標指數的ETF,由於它們必需固定持有指數中的成份證券。指數變更成份股時,基金或ETF才需要賣出或買進證券。這種穩定持有大量證券的特點,讓它們成為金融市場上借券的自然來源。

基金或ETF,可將它持有的證券出借出去,賺取額外的收入。

通常會有借券需求的,是避險基金與交易者。他們需要借券進來進行放空等操作。

基金與ETF借券出去,可從兩個地方創造收入。

第一,跟借券者收費。通常愈難借到的券,收費愈高。美國小型股,收費比美國大型股高。國際證券,收費比美國當地證券高。

第二,擔保品投資。

借券者跟基金與ETF借券,需提供擔保品。這些擔保品通常是美國政府債或現金。美國當地證券的擔保品價值要求是102%。譬如借券者跟基金借了價值100萬美金的證券,那麼就要提供102萬美金的現金做為擔保品。

基金拿到這102萬的現金,可以拿去做定存、買短期票券,或是投入貨幣市場基金,賺取利息。這就是將擔保品拿去投資所得到的收益。

基金借券出去並不是毫無風險。所以SEC規定,一支基金或ETF最多只能借出資產總價值1/3的證券。

借券造成損失的風險來自兩個地方。

第一個是借券者違約,賴皮不還的風險。第二個是擔保品投資的風險。

大多人會直覺以為借券者違約是比較重大的危害。但實際上這個風險沒有想像中可怕。因為擔保品要求都是出借價值的100%以上。借券者不還,擔保品可以補足。

基金借券出去造成的損失,其實主要來自擔保品投資的風險。

有的基金或ETF為了盡可能擴大借券收益,將擔保品拿去投資具有太高風險的標的。

它們想多賺取利息,結果遇到風險發生時,反而虧蝕本金。這才是基金借券出去的主要風險。主要風險反而不是借券者不還,而是借出者自己太貪心。

2008當時,有些美國當地基金招致借券損失,就是這個原因。譬如Calamos Growth Fund就損失了860萬美金。

所以資產管理公司對於借券比較好的態度是,小心從事。把它當成是抵消一部份基金運作成本的獲利來源。而不是想要積極的從借券上面賺取最大的獲利。

後面這個做法,有時會適得其反。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借券收入來源(Source of Income by Security Lending)

為什麼要用ETF,不用指數型基金?(Why ETF, Not Index Funds)

ETF造成市場過度波動?(ETF, the Culprit of Volatility?)

ETF不是萬靈丹(ETFs Are Not Magic Bullets)

4 comments:

家榮余 提到...

謝謝綠角的分享~ "主要風險不是借券者不還,而是借出者自己太貪心" 發人省思呀!

花蓮讀者 余家榮 敬上

Unknown 提到...

綠角兄,我是新手,最近原本也想買基金,但這兩個禮拜看了你的筆記(雖然還沒看完全部,因為有些專業用詞還在消化中……),對國內基金卻步了……
我想請教,如果以我新手身份而言,Firstrade是比較友善新手的選擇嗎?
還是,你有什麼基本新手須知建議嗎?

綠角 提到...

感謝家榮的鼓勵~

綠角 提到...

使用那家美國券商我沒特別意見

只有一個重點
不要急
瞭解好,準備好了,再開始執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