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商人”讀後感2---網路的自我劣化傾向


作者在 “注意力商人”書中關於部落格等網路應用的討論,讓人有許多的想法。

最早美國線上提供的線上論壇,特點就是匿名性。一個人可以拋下自己在現實世界中的束縛,外表、年齡、聲音、甚至性別,在網路上的一個代號後面,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

這個特點有好有壞。

好處在於,刺激性。不知道會遇到怎樣的人,這個ID背後到底是怎樣的人。期待與幻想,帶來網路使用的快感。而且循著人類本能,很快的許多論壇變成找尋性伴侶的地方。

壞處在於,沒有節制的發言。

網路興起後,許多人開始利用部落格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點滴,看法或是在網路討論區分享自己的見解。

但不可避免的,惡意攻擊者出現。

這些人未必有什麼好的理由來反對別人提出的見解,他就是不斷的用毫無禮貌的言語,根本沒有邏輯的論點,不斷的罵,不斷的反駁。

不要認為每個人都是正常人。日常生活會遇到怪怪的人,網路的匿名性更會讓許多看起來正常的人,心中的惡魔跑出來。怪人會更多。

跟這些人講理是講不通的。所以,好心提供看法跟專業見解的人,時間久了之後,他自然會想:”那麼累,何必呢?”

於是,有見識,懂的人撤出,網路上的討論,品質日益低落。

這是不論在美國,還是台灣的匿名討論區都一再出現的現象。

過去好心分享的人,過一段時間,就心灰意冷的退出了。

臉書帶來的一大變革就是,它希望把一個真實的人的生活與交友圈,複製在網路上。讓人可以在網路上,關注朋友跟同事的動態。大多人的臉書帳號,是可以讓親友認出這個人是誰的。

經營一個臉書專頁,我也的確發現,一個有著跟真實世界名字相同ID的臉書帳號,幾乎不太會發表不理性,沒禮貌的發言。那些言不成理、信口開河、對別人根本沒有基本禮貌的發言,大多是一些明顯想要別人不知道他是誰的ID所留下的。

這些發言,直接忽略就可以了。

不要理它,也不需要為他特別解釋。

在網路上,想要好心的持續提供個人見解,幫助他人,一定要先有體認,網路討論會有劣化的傾向。一些沒有自己的事業與興趣可以忙的人,會在網路上尋求發洩管道。得到你幫助的人,未必會出面感謝你。看你不爽的人,很可能會出來罵你。

好的看不到,壞的很明顯。

這種傾向也可見於網路上的商店或餐廳評價。

大家都怕買到爛東西,吃到爛餐點。所以Google查詢時,一看到負面評價文章,就會先去看。

大家都先看負面文章,照Google的排名邏輯,它就會認為這是對使用者”幫助最大”的文章。排名一路向前。

這也顯示了在網路時代,維持名聲的困難之處。假如你是業主,有100篇好評價,一篇特爛的評價。那篇特爛評價在搜尋你的公司或你的餐廳時,往往會是排名很前面的搜尋結果。

使用者需要好好看一下其它評論,才會知道真正大多使用者與消費者的真實體驗。

網路時代,是一個美好與混亂的時代。真實世界的問題,不會在網路上消失,有時是變得更加嚴重。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注意力商人”讀後感1---注意力在那裡,你就在那裡

綠角週年慶---The Pleasure of Reading, Writing and Sharing

“一人創富”讀後感—網路創作與創業的完整指引

4 comments:

笨松鼠 提到...

不過這種"壞的留言排前面"某種程度上,對我來說還是很有用
如果一個地方的評價只是一面好,到底可信度有多少一樣令人懷疑
如果說一家餐廳好的評分很多,但是有一些"不理性"的負分存在
其實也讓那些"好評價"可信度增加了不少

Jack Ou 提到...

對於網路評價這點非常有感。許多客人根本不願意和店家溝通,直接給出一顆星的評價,留了一段情緒性的發言就走人...

綠角 提到...

謝謝讀者朋友的討論與分享~

Bruce 提到...

同意樓上呂彥德的看法

「幾乎都是好評,但有一兩個不理性的負評」是我最喜歡看到的評價,但這說不定也有暗黑兵法了……(顧寫手寫一篇不理性的負評之類的)

嗯,完全離題就是了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