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是今非的投資看法(Financial Magazine Reports Proved Wrong)

最近在整理東西時,發現了一本2006年的理財雜誌。封面上有這樣的文字:


“不敗秘訣”?真是令人好奇,於是我暫停手邊的工作,看看內容到底說些什麼。

文章一開始就提到:”Nokia今年第一季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21%....這些數據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案,就是新興市場。”

Nokia的行動通訊部門在2013已經賣給Microsoft了。

文章接著提到:”2005全球股市漲幅前十名都是新興市場。強勁的經濟成長力道吸引外資大量流入,簇擁新興市場股市不斷突破新高。”

看完這段像場邊啦拉隊熱烈呼喊的文字,讀者的看法會是,新興市場值得投資,還是不值得投資呢?

接下來文章描述基金界的狀況:”德盛安聯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募集半個月便達70億元,匯豐中華金磚動力基金二周便募到110億。”

大家都在買,這是當紅的投資區塊啊!

文章最後提出這樣的建議:

“跌5%就進場,股市重新整理後,再往上攻堅也會突破前波高點。”

“多頭可望延續好幾年,不需追高殺低。”

看完當時的文字,我們看一下2006之後的實際狀況。



年度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MSCI

EM指數

39.8

-53.2

79.0

19.2

-18.2

18.6

-2.3

-1.8

-14.6

多頭沒有延續好幾年,2007再漲了一年之後,接下來就是2008,破-50%的重挫。

假如你在2008這年,採行跌5%就買的策略,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是買得太早,後面還有48%的跌幅等著你。

從2007到2015這九年當中,新興市場指數累積報酬是11.1%。年化報酬率是1.2%。大跌後,的確有再漲回。但1.2%的年化報酬,代表這九年間,忍受了極大波動的新興市場投資人,拿到的報酬沒有比定存好多少啊。

當時雜誌提到的熱賣基金,德盛安聯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現在名為安聯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匯豐中華金磚動力基金現在名為匯豐金磚動力基金。這兩支基金自2007以來的績效如下表:



 

安聯全球

新興市場

匯豐金磚動力

MSCI EM指數

2007

35.93%

53.16%

39.78%

2008

-53.78%

-56.14%

-53.18%

2009

65.31%

55.56%

79.02%

2010

8.52%

1.09%

19.20%

2011

-23.97%

-21.77%

-18.17%

2012

12.27%

7.93%

18.63%

2013

-3.15%

-3.50%

-2.27%

2014

2.23%

7.70%

-1.82%

2015

-10.22%

-8.63%

-14.60%

總報酬

-14.5%

-15.3%

11.1%

年化報酬

-1.72%

-1.83%

1.17%

從上表可以看到,從2007到2015這九年間,指數明明有11%的累積正報酬,但這兩支基金卻是負十幾趴的報酬。落後指數超過20%。指數有1.2%的年化正報酬,但基金的年化報酬都是負數。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支基金都是內扣費用破2%的高貴基金。各位朋友可以把該當初70億和110億的基金資產總值,乘以2%。這就是一年可以為基金公司帶來的獲利。

投資人付出高額費用,買到報酬落後市場的基金。而且不僅落後指數,還損傷資本。基金公司則是行銷成功,賺到了經理費。投資人的失敗,基金公司的成功。又一典型範例。

問題就在於,2006的這篇報導,當時看起來是完全合理的。當時投資界言必稱新興市場,太多一般投資人沉浸其中,以為國際投資的必然與唯一選項就是高成長的新興市場。

這是一種典型的追逐過去績效的行為。值得投資的理由,在過去績效的佐證下,那有不成立的。

問題也在於,還有多少投資人現在還拿著理財雜誌,然後看著裡面的專題報導,點頭稱是,跟著投資?

太多這些報導,只是追逐熱門罷了。

我很慶幸自己當初在面對投資資訊來源時,放棄了簡單好看,令人心情亢奮的雜誌,改選較為生硬難懂的投資書籍。

因為過了十年,當雜誌裡有太多報導被證明是錯誤看法時,像投資金律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這些書裡陳述的資產配置原則與投資原理,則是歷久彌新。當時是對的做法,今天看來仍是對的。

投資,從不是輕鬆簡單的看些節目,雜誌,就能習得的技能。

投注心力瞭解與掌握投資原理,才能讓投資人踏過市場的波動,堅定的朝目標邁進。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易於推銷還是值得投資(To Promote or To Invest)

基金公司的廣告策略

基金公司的經營重點(How Lucrative is Asset Management Business)

賣基金的時候,買基金的時候

基金,輕鬆換(Easy-to-Trade Funds)

1 comments:

匿名 提到...

這篇真的超打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