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型基金的平衡報導(A Balanced Report for a Balanced Fund)

最近綠角在一本財經雜誌上看到一支”全球最大平衡型”基金經理人的專訪。

文章開頭就說了基金的豐功偉業,什麼自2008金融海嘯低點以來,已經漲了64%。在2008年十一月時,經理人告訴大家要買進。

搭配上幾乎占了一半頁面,經理人文質彬彬的西裝照,很容易就讓讀者覺的,這是一位值得相信的金融專業人士。

文章接下來就是關於經理人對於現金比重、美股是否太貴,原物料前景的看法。

就在你決定,這就是指引投資航向的燈塔,就要照著做之前,你是否想過一個問題,這支基金,這樣的成績,到底是好是壞?

答案請見,貝萊德環球資產配置基金與固定股債比ETF投資組合績效比較這篇文章。

在2008到2013這六個單一年度,基金只有在2013年贏過固定股債比60:40的投資組合。其它年度,全部都輸

從2009年,反彈年度的第一年年初開始,到2013的最後一天,基金上漲52.26%。固定股債比率投資組合成長62.92%。說實在的,文章中一再強調,基金自低點以來漲了多少,根本不是什麼豐功偉業。無人控管的固定資產配置投資組合,表現更好

看到這樣的成績之後,這篇文章接下來說的什麼現金比率多少,美股是否太貴、原物料是否值得投資等許多投資見解。你就會發現,其實都未必是正確的投資指引。

因為過去幾年,這位經理人就是靠著他的這些意見,操作出比不操作還要差的成績。

就算他是一位過去成績勝過固定股債比的平衡型基金經理人,他現在的意見也需審慎看待。

這才是正確而平衡的看法。

市場就是這麼苛刻。想要擇時進出市場的嘗試,常會適得其反。我相信這位經理人也不想交出落後60/40的成績,事實上他是想要更好的成績。但就在他追求更好成績的同時,實際狀況卻是落後

而且,不可諱言的,他的確是一位金融專業人士。他每天上班的工作就是在研究經濟動向,資產價位,卻得出這樣的結果。

一般投資人用業餘的時間來研究,難道勝算會更高?

還有些人用些馬後砲的” 精明見解”,在事情都發生過後,振振有詞的說,當初你就要在幾點的時候換成什麼標的,然後再如此這般,拿到比市場高的成績,你看,不是那麼簡單嗎?何必死守什麼固定比率的投資組合呢?

這些人會有這樣的陳述,大多是想要顯得自己很會投資。但知道過去怎樣投資會有比較好的成果,實在很難說得上是聰明或是厲害。

至於一支近六年表現如此差勁的平衡型基金為什麼還會有如此龐大的資產。可能有兩個原因。

一是在更早期投入的投資人,仍不願”認賠”,繼續堅持下去。這可能是一個正確的舉動,再好的投資策略都會有一段落後市場的期間。
(號稱可以每月穩定獲利,或是每年勝過市場的投資策略,直接規類於吹牛與詐騙,通常八九不離十。現實狀況是,再好的投資方法都會有落後市場的時候。)

不要因為目前成績不好,就放棄當初的選擇。這或許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但事情的另一面就是,可能過了十年才發現,還是沒有起色。)

另一個原因就是,有很多投資人不知道這個成績要跟沒人操作的投資組合比對。以為是家很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推出的有名基金,就買了。

這就不好了。投資人大可自行組成一個成本更低的投資組合,拿到更好的成績。

至於財經雜誌為什麼要寫這樣的報導?

這不必問了,這就像獅子為什麼要吃肉一樣。

那是天性、是必然

財經雜誌一定會設法把投資描繪成一個,你愈努力,就可以得到愈多的世界(與實情相反)。而且,一定要有些投資大師,可以為投資人指點迷津。

這是財經雜誌的根本原理。這是他們每期反覆報導的根本主軸。

假如他們說,不必選股了,買指數化投資工具就好。大多選股嘗試會被指數化投資工具擊敗。

假如他們說,不必猜那個市場表現會比較好,就好好建構一個固定股債比的投資組合。大多擇時的嘗試會被擊敗。

那他們就乾脆把雜誌社關起來好了。教指數化投資,教資產配置,能賣什麼雜誌啊?

期待這些業者告訴你投資的實情(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那就像等著獅子悔改吃素。
(其實我也有看過台灣的財經媒體對指數化投資與柏格先生的報導,台灣這隻獅子偶爾會吃菜的。)

不要以為有大師可以簡單的為你解決擇時的問題,因為大師自己可能就是尊自身難保的泥菩薩。

不要去玩Market timing的遊戲。因為最後你會發現,是自己被市場玩。

一個固定股債比率的投資組合,不會有雜誌想要採訪它,它對於市場未來走勢也沒有意見,它也沒有會說話、有氣質的經理人。

但它的威力,常常比明星經理人還要強大。

追求務實,不要追求幻夢。

合理的期待,是投資成功的第一步。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挑選區塊與擇時進出的不良後果(The Dismal Outcome of Trying to Time the Market)

資產配置者的沉默(The Silence of Asset Allocator)

債券的保護作用,以2008年各資產類別表現為例(The Protection Provided by Bonds)

綠角的投資理念2—資產配置(Greenhorn’s Investment Principles—Asset Allocation)

你還在看投資童話故事書嗎?(Are You Taking Investing Fairy Tales Seriously?)

5 comments:

匿名 提到...

https://www.blackrock.com/hk/zh/global-allocation-fund

按照這張貝萊德自己畫的表現圖,它是長期優於市場的
再看一下它的市場組合: 36%標普500指數、24%富時世界(不包括美國)指數、24%美銀美林5年期美國國庫債券指數、16%花旗集團環球政府債券指數(非美元)
似乎就是60%股市, 40% 債券
綠角用的是VTI, VGK, VPL and VWO, IEI, BWX 等等的組合

想請問,為什麼兩者的數據會有如此的差異?
身為一般投資人,可能無法理其中的不同

綠角 提到...

Chou

用VTI, VGK等標的組成全球股市部位
用IEI, BWX組成全球債市部位
而且採用固定配置
這是一個一般投資人
可以自己做 也可以自己執行的投資策略
它們不是指數
是實際可以投資的指數化投資工具

文章的意思是
投資人可以自行利用這些低費用的指數化投資工具
達到擊敗知名經理人的成績

太多成名基金一直再重覆的軌跡就是
在它資產小 默默無名時
也是它成績最漂亮的時候

等到有名了 資產大了
好成績就成為明日黃花了

匿名 提到...

Hi 綠角,

用VTI, VGK, IEI, BWX 等組成股債配置我能了解
我也是用這樣的組合
您文章中的意思我也清楚

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貝萊德自己畫的表現圖
長期以來打敗指數?
https://www.blackrock.com/hk/zh/global-allocation-fund

是它用了錯誤的指數?(例如沒有計入股息)
還是刻意的欺騙

當然,我們可能無法得知...

綠角 提到...

貝萊德怎麼算的我不清楚

它們的統計是從1997開始
圖中你可以清楚看到
08年當時,贏過指數那一段很寬的勝幅
到2014,已經變窄很多了

也就是說,它長期以來的優異成績
大多是建立在早期的時候

近幾年
已經是被市場打敗了

綠角 提到...

這支基金背後有很多故事
柏格先生的書中有一章專門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