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思惟論壇“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參加後感想2



劉醫師與白醫師之後,就是我的部分。

我講述的重點在於,假如你想發展第二專長,要從興趣做起。它會帶給你樂趣、能量與滿足。不是為了要賺錢或出名,所以去迎合眾人或是當下的流行話題。這樣,你會做得很辛苦。

第二個重點,則是Keep Walking。

看起來有點規模的成就,都是慢慢累積出來的。

我的討論,跟先前劉醫師與白醫師的論點,有相似的地方。譬如做興趣,做讓自己滿足、有成就的事,以及”累積”。

帶領我們走上第二專長之路的,或許是相同的能量與原則。

最後則是蔡醫師的分享。

蔡醫師分享了自己舉辦這些活動的理由與原則。

其中最精采的論點,莫過於Investment與Expense的分別。投資,後續會持續的帶來Revenue(收益)。花費就單純只是花費,人會想儘量把它壓低。

而且用一個很貼切的生活比喻來解說。

在我們這節的問答中,病理科孫醫師問我的”民主能否當飯吃”的看法。我覺得自己當時答得不是很好。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參考Capitalism and Freedom讀後感1---不可分的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這篇文章。換句話說,促成經濟發展的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是密不可分的。

一場演講有三方的參與者。聽眾、講者與工作人員。

蔡醫師主辦活動一向的目的,就是要達到”三爽”,讓三方都很高興。

以一個講者的身份參加這個活動,的確是個很令人滿足的經驗。場地好,聽眾具有高度動機,對你講述的主題很容易引起共鳴。

一群同質性高的人,針對我們共有的問題進行討論,容易聚焦,容易藥對其症。對講者,對聽眾,都是個高效率的環境。

而且,在蔡醫師的活動中擔任講者,有一個很大的Bonus,就是你同時可以以聽眾的身份參與,聽聽其他講者精采的講述。

說真的,三爽中可以拿到兩爽,已是夫復合求。不過我就很好奇,同時也是講者和聽眾的會場工作同仁,三爽兼顧,那是怎樣的暢快了(這可以請蔡校長分享一下嗎?)

另外,在演講的場合與會後的聚餐,可以實際面對面接觸到台灣醫界中這些各有擅場人士,對於擴展自己的人生經驗與視野,大有幫助。不只是講者,聽眾也是臥虎藏龍。我就是在前一場蔡醫師的活動中,認識楊斯棓醫師。也是在那個活動中,第一次實際見到劉育志醫師。

這個活動分成,”堅持醫療的道路”、”給生命更多的回憶”以及”走向不同的世界”三個主題。很完整的含蓋了醫療之路的幾種發展的可能,架構設計上相當完善。

蔡醫師動用了自己的人際網路,找來了在這各方面適合給大家一些意見的講者,然後以新思惟的策展能力,辦出一場活動。

這果然是一場討論內容與執行品質兼具的論壇。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14新思惟論壇“那些醫學教育沒教的事”參加後感想1

1 comments:

綠角 提到...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