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第一次買股票就知道這些事”讀後感2---最佳化vs最大化



書中的”第二件事”,作者提到,一個合理的財務規劃需要考慮四點:

1.你可以儲蓄的金額
2.你的投資報酬率
3.你需要多少錢
4.你什麼時候需要

投資報酬率只是這四點的其中之一。但許多投資人把”投資報酬率”當成全世界。

譬如有一種焦慮性言論,而且常是針對指數化投資而發。通常像以下這樣:

“買指數?那指數20年來沒漲怎麼辦?我不要20年後才發現沒賺。”

這個說法有兩個癥結。

第一,指數沒漲,不代表沒有累積到財富,不是就”沒賺”。每個月工作所得與儲蓄,往往才是更重要的金錢來源。合理的狀況是,就算20年市場沒漲,你也應該用自己的儲蓄,累積了相當資產。這種說法代表書中提到那四點中,只看到第二點,沒看到第一點。

第二,不要做指數化投資,所以要改投那個陣營?有什麼投資派別可以保證賺錢的嗎?(有保證賺的,不過那是唬人吹牛派)。假如你投入時時關照,機動調整的派別,很有可能會剛好符合本書的論述主題”The Behavior Gap”,報酬率反而落後指數。

另一種把投資報酬率當成唯一的症狀就是,不看目的。

假如有人存錢的目標是五年後就要用到的房屋頭期款,他必需很清楚的知道,這筆錢的目的,就是在五年後累積到頭期款那個數字。最好的方法,就是穩穩當當的存在銀行。不要再想去股市中殺進殺出,試著”操作”把錢變大。假如在市場這幾年剛好踢到一隻熊,被牠咬掉一大口肉,恐怕五年到了,變成房子買不起。

投資的目的是達成自己的目標,不是和別人比高低。

綜觀全部四點的理財計畫,才是完整的看法。

倘若只想要以投資報酬率的高低論輸贏(很多人持有這種看法),那會形成偏頗的投資行為。

含括全部四點考量後,可以形成最佳化(Optimization)的理財計畫。只看投資報酬率的人,往往走上一味追求最大化(Maximization)的投資之路。

追求最大化,會讓投資人產生一些特異行為。譬如,願意冒過度的風險,以為在猛烈的波動中藏有致富的機會。重壓單一個股,使用槓桿、期貨等等,會這麼做的投資人很可能都是”最大化”的信仰者。

有時還真被他們碰對了。出現一個月30%,或是一年100%等高超報酬率的狀況。但這都是無法持續的,日後通常會被嚴重虧損”打平”。

假如有人跟你說,他可以維持20%的年化報酬率。他等於是在跟你說,他就是下一個巴菲特。不對,更精確的說,他在說他會超越巴菲特。假如巴菲特是股神,那麼他就是股票宙斯。想想看,宙斯出現在你眼前的可能性有多高?

當你看到超過20%的年報酬率,其可持續性,都可以打上一個大問號。(保守一點,事實上超過15%的長期年化報酬就真的很神了。)

Be realistic.腳踏實地的進行投資,路才會走的穩。

但很多投資人心想的是,”I have a dream. I can do better than Buffett.”

金融世界不是一個夢不論有多大,都可以放得下的地方。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真希望我第一次買股票就知道這些事”讀後感1---Gap的由來

志向遠大(Investing Dreams without Limits)

What I Know About How You Invest讀後感---過度自信的危害

聰明的可能(The Desire for Impossibility)

有限與無限(Unlimited Thinking)

武松巴菲特

2 comments:

司馬立 提到...

我到是認為每一位投資者都必須在投資路上跌倒過, 正所謂痛過才知道警惕, 沒有真正賠過辛苦錢, 永遠都不曉得自己的渺小及無知, 文中所想傳達的理念也就無法體會而進而實踐 

綠角 提到...

謝謝分享

可以參考
常見的投資謬思---投資就該繳學費(Money Down The D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