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是我故意的(Small Giants)讀後感2—公司是誰的

假如公司領導人要能真正領導公司,先決條件就是,他擁有這家公司。這牽扯到外部股權的問題。這就是書中第一章與第二章談到的重點,誰擁有股權。

對於這些小巨人企業來說,最佳狀況是高階領導人以及創始合夥人,或許再加上員工,擁有公司的股權。

但假如公司有外部投資人,不論是創投或是其它私人資金,或是公開上市募得的資金,這些投資人就成為公司的部分所有者,他們就有權對公司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建議。而這些建議,假如與公司創辦人或領導者的意見不同,麻煩就開始了。

我們可以想想看,身為一位投資人,最在意的為是什麼?那當然是報酬率。投資人會希望公司投注大量資金進行公益活動嗎?會希望公司繼續與往來20年的承包商訂合約,卻不洽詢費用最低的承包商嗎?投資人會希望公司刻意壓抑成長嗎?

種種金錢上的算計,將導引公司的航向。

當然不是說這些算計是全然的邪惡或沒有必要。大多公開上市公司就是這樣算計的。但這本書提出的是另一個可能,一個創業的願景,一個可以帶給公司創辦者,與所有與它往來的人,除了金錢之外,更多滿足的事業。

這些小巨人企業,常有一種Mojo,就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氣氛或魔力。但我覺得作者(與譯者)文筆不錯,書中有許多段落,可以讓人感覺到這些企業的吸引力所在。

在看了這本書的描述後,我不禁想到共同基金業的狀況。

柏格先生對此有很深的洞見,在2006年二月,在Boston Security Analysis Society 所做的演說中,柏格先生分析了當時美國基金業前30大業者的股權結構。

(演說全文可見這裡。)

當時美國前30大的基金業者,有4家是私有公司,分別是Fidelity、Vanguard、American Funds與Dodge&Cox(前三家就是前三大)。7家公開上市公司,19家是大型金融集團附屬機構。

柏格先生接下來引用Fidelity的研究,共分析了54家基金公司,它們的結構與旗下基金表現。如下表:



結果發現,是私人所有的基金公司表現勝過公開上市公司,大型金融集團的基金公司,表現最差。

這就是在基金業中,股權對公司運作影響的例子。

基金不僅是投資人的賺錢工具,同時也是發行者的賺錢工具。而根據費用愈高,報酬愈低的原理,一家基金公司愈是努力為自己創造收入,投資人的報酬就會愈差。所以很自然的,我們就會看到,愈有賺錢壓力的基金公司結構,旗下基金表現愈差。

在前面提到的四家私人所有的基金公司中,Fidelity、Vanguard與American Funds都是業界巨人。比較像”小,是我故意的”書中提到的小巨人企業的狀況,是Dodge&Cox。

這家資產管理業者,股權集中在創始合夥人手上。他們專心發展替投資人服務的專業。公司領導人不必受到外部股東,或是集團母公司的壓力,不必以替公司創造營收為首要目的。私人所有的企業,允許這樣的企業文化,也形塑了資產管理的績效。(想多瞭解一下這家資產管理公司,可見主動型基金公司的典型---Dodge&Cox一文)

美國基金業,曾是以Dodge&Cox這樣的業者為主流。在基金公司成長或是被大型金融集團購併後,私人所有的資產管理業者反而成為少數。

或許我們投資人應該期待,有更多的資產管理業者看到”小,是我故意的”一書,堅持自己的理念,帶給投資人更好的基金投資經驗。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小,是我故意的(Small Giants)讀後感1—創業,你可以有其它選擇

小,是我故意的(Small Giants)讀後感3—有魔力的公司

“公司的品格”讀後感2---相信制度,而非仰賴人性

基金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Funds)

投資與投票(Investing and Voting)---Vanguard召開持股人大會

Vanguard, The Ship, The Company and The Experiment

基金公司與投資人的利益衝突


5 comments:

ayz847 提到...

好奇一下。台灣的投信呢?

越來越覺得,買台灣的投信基金不如買投信公司的股票。我也想當投信的股東呀!

綠角 提到...

我倒沒看過台灣業者的相關資料

小班 提到...

台灣有些賺錢的公司都不上市
讓原始股東一直賺下去
公司也能保持原本的路線
例如:
長春化工、某牌番茄醬...

匿名 提到...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也是如此,公司賺錢但不願上市,就連公開發行也是被金管會逼出來的!!

綠角 提到...

謝謝小班與匿名先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