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財經筆記Facebook開張囉(Greenhorn on Facebook)

最近在看了社群新經濟時代後,開始覺得Facebook是個蠻有趣的東西。於是東摸西摸了一陣,建立了綠角財經筆記的Facebook專頁,希望能與讀者朋友有更多互動。

讀者朋友將可在本部落格的右下角,看到綠角財經筆記Facebook的一個喜愛方框。裡面會有一些綠角財經筆記Facebook專頁上的動態。歡迎讀者朋友觀看與參與。

在初期,我計畫將Facebook專頁做兩方面的應用。一是在”塗鴉牆”,我會發布一些我近期閱讀的網路文章的連結。想和綠角一起閱讀財經文章,想知道綠角都是看什麼文章來累積寫作題材與財經知識嗎?那麼這些連結或許就有你要的答案。另外我也計畫用”塗鴉牆”發佈一些比較細瑣的消息。譬如我的文章出現在那裡,或是對一些其它網路文章的看法。或者,有時候,就嘮叨一下生活上的瑣事吧。

另外,我想在”討論區”做一些應用。我會想一些我自己也還沒有找到答案的問題,或是可以讓大家發表意見的議題。大家一同來討論看看,會激盪出更多的想法。

希望Facebook可以讓大家覺得觀看綠角財經筆記更加生動有趣。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閱讀全文

鈔票的重量讀後感續2---對於技術分析與不實報導的批判


鈔票的重量對於技術分析的無用有不少解析。作者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拿出許多一再被複述稱頌的技術指標,舉出它們在台股上遭受挫折的實例。

而且讀者必需注意的是,說這些技術分析有用的人,幾乎從來不會指出他們這些方法,曾在那裡失敗過。他們講得好像自己提出的方法是萬用準則一樣。而且,面對同一條線,兩個技術分析師就會有兩種看法。這和真正的專業有很大的差距。面對同一位病人,你找醫師甲和醫師乙,兩個人的看法很可能大同小異。要建一座鋼筋水泥橋跨越1000公尺寬,20公尺深的河流,兩位土木工程師會提出滿足相同力學要求的結構。這就是依循同一準則進行思考與判斷的結果。但技術分析不是,它會讓人學了之後,更加困惑。而這些困惑,技術分析大師會鼓勵你”持續學習”來解決。他們把這種模稜兩可稱為投資的”藝術”。這就像叫你持續學習如何猜出丟銅板的結果。假如你不知道這根本就是一種無聊的舉動,你可能還會以為它很有趣。

股價,是新消息所驅動的。我們沒有人會認為自己可以預測明天會發生什麼新鮮事。但有一群人,認為有了將這些事件量化的數字,也就是股價之後,他就可以預測未來股價了。這就像以為把丟銅板的結果,正面以1記錄,反面以0記錄,然後觀察一長串過去丟銅板的記錄,就可以猜測下一次丟銅板的結果一樣。有精確的數字可供記錄,不會改變銅板的隨機本質。同樣的,有精確的股價,也不會改變股價是隨未來不可知事件而變化的本質。過於注重表象,似乎是技術分析者難以逃脫的性格。

作者另一方面,是引用並整理科斯托蘭尼對技術分析的批評。總幹事為何要在自己的書中整理另一本書中作者的觀點?理由其實很簡單,因為看法雷同。

書的最後一部分,財報的重量,作者舉出幾個簡單,而且只要一點Common sense的計算例子,教讀者如何戳破媒體誇張不實的報導。可是這些報導,假如你沒有真的想一下,算一下,還真有可能就被它騙了。

當然,對於一個個股投資人來說,注意個股的財務資訊與新聞,是他很可能會去做的事。在這種狀況下,作者提出的例子就很有實用性。它會讓讀者有一些基本判斷能力,不會被報導牽著鼻子走。

除了理解與深入探究之外,對於這些不實報導還有另一種防衛方法,那就是根本不要去看它。什麼樣的投資人會不在意個股資訊呢?答案就是指數化投資人。只要你實行指數化投資,你根本不會想看這些財務消息。既然不看,這些消息對你就沒有影響力,你就免疫了。

鈔票的重量一書談論範圍頗廣。不同類型的投資人,應都可從中得到不同的啟發。在閱讀時,我很高興能在”基金的重量”一節看到作者詳細的解釋了成本的殺傷力。年積月累之下,基金的成本將成為難以負荷的重擔。雖然我曾在拙作股海勝經中解釋過這個概念。但我相信,由更具知名度、書籍更能深入各階層的總幹事來做這個陳述,將可喚醒更多投資人注意基金投資成本這個隱身暗處的報酬殺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鈔票的重量讀後感---打破壟斷

鈔票的重量讀後感續1---有趣的內幕

“靠邀”讀後感—專業與道德的價值

投資人的遊戲

如何將別人的資產轉到自己名下(License to Steal)

閱讀全文

鈔票的重量讀後感續1---有趣的內幕


作者在金融界的經驗,讓未曾身歷其境的讀者(譬如綠角),可以知道他們到底在做些什麼。

譬如作者提到投信業者的基金投資策略決定模式,在台灣的主流作法是群體決策。要進行什麼操作,買賣那些股票,大家投票決定。這樣一來,萬一績效不彰或出什麼事,那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大家都有責任。

這點真是糟糕。在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書中,作者David Swensen就提出,要主動投資,一定要讓有才華的經理人有發揮的空間,要有點個人主義。不是一堆人來投票,看要怎麼做。舉個例子(少見且罕有),譬如彼得林區在當麥哲倫基金經理人時,假如還有個投資決策委員會,要他報告接下來的動向,然後再投票決定是否採行,那麼他還能發揮嗎?這樣一來,麥哲倫的績效會變好或是變差?

鈔票的重量還提到外資交易員八面玲瓏、分析師實為公司喉舌、私辦說明會(出貨團)的運作,都是些很有趣的題材,讓讀者知道,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書中,作者對所謂的”財經大師”做出一些有趣的觀察。最有趣的是,條列式寫出的十個”自修”成為大師的方法。其中有兩條”讓散戶自以為是法人”和”讓散戶相信自己無所不能”這兩點我特別有感觸。

不只是財經大師,很多投資界宣傳的”操作方法”,都是利用相同的技倆在推行,那就是”吹捧”。吹捧投資人,”你那麼厲害,怎會學不到巴菲特的選股技巧呢”、”你那麼聰明,怎會不懂得如何挑到好基金呢”、”你在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為什麼要甘心與市場平均報酬呢?、”你那麼有紀律,怎會不懂得停損停利呢?”。

當投資人大眾被吹捧得很舒服了,他就會去採取這些”投資策略”。他以為自己會成為這些方法中所暗示的聰明人、有紀律的人、以及超凡的人,其實他們絕大多數,都無法達到這些目標。

作者也提到”多數投資人會被勇敢積極操作者所吸引,將爬起來的人視為勇士”。這是我第一次在理財書籍中,終於看到有作者對大眾投資心態做出的批評。投資不是在比誰比較敢,投資的精髓在於風險掌控。能拿捏到剛好風險的人,就是成功的投資人。大多投資人都喜歡勇敢衝鋒陷陣這一套投資方法,常見的下場是在市場風向順的時候,大贏特贏,然後狀況不佳時,就統統賠回去。

這時這些投資人,又會引述科斯托蘭尼所說的”一個投機家假如一生沒有至少破產兩次,就不算真正的投機家”。破產再站起來是很悲壯沒有錯。但人生一定要活到這樣嗎?破產很有趣嗎?悲壯要做什麼?要後人幫你立碑還是寫故事書嗎?

也難怪總幹事也不同意這種破產兩次的說法。在投資方面,小心面對風險的人,是可以一直站著的。不是跌倒再站起,才是真英雄。能一直站著,你的人生會順遂許多。而且對於你的家人來說,在財務上假如你能一直站著,讓他們不必跟著你破產潦倒,恐怕才是真英雄的行徑。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鈔票的重量讀後感---打破壟斷

鈔票的重量讀後感續2---對於技術分析與不實報導的批判

你的基金、國王的新衣(Your Funds,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相信績效,或是信任經理人?(Mutual Fund without Mutual Trust)

我願意為你解盤讀後感續

閱讀全文

鈔票的重量讀後感---打破壟斷


鈔票的重量是總幹事黃國華先生的最新力作。前陣子透過博客來訂購蘋果橘子經濟學時,我也一起買了這本書。鈔票的重量,內容厚實,題材多樣。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引發我不同的思緒。

在書的第一部份,作者分享了許多當年他在金融業的故事。其中有作者任職外匯交易科長的一段往事。在民國八十幾年當時的外匯業務,雖已有十幾家銀行加入,但這些銀行彼此之間並不競爭,買賣美元仍存有高價差。這些價差就是銀行的利潤來源。總幹事先生祭出石破天驚的一招。為了擴張業務,他的銀行不賺客戶價差,等於是用零手續費幫客戶買賣美金。完全打壞行情。作者此舉除了讓公司市佔率大幅成長之外,也打破了外匯交易的價差行情。

看到這些文字,我不禁有些感慨。金融業者,除非有人使出更低價的手段,不然是不會主動降價的。譬如在台灣販售的境外基金全都是有佣基金,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是一種壟斷,一種聯合欺負台灣投資人的壟斷。不知道原來天下有免佣基金這種東西的基金投資人,居然還覺得台灣買基很便宜,可以打折。這些看法,絕對會笑破國際基金公司管理階層的肚子。但是,既然台灣投資人這麼覺得,那麼繼續賣他們高貴的基金吧

真可惜總幹事先生當時任職的不是銀行的財富管理部門。不然或許台灣免佣基金的年代,可以在十年前就來到。不過話說回來,身為台灣的投資人,也不是只能買在台灣販售的基金。以國際客戶的身份,使用美國券商的戶頭,台灣投資人還是可以有許多便宜又好用的工具可供選用。

不過說實在的,雖然綠角已經在這個還算有那麼一點能見度的部落格,鼓吹許久的低成本投資。但是這幾年來,透過海外券商投資的人,到底多了幾個?

或許比起就在住家或是工作地點附近的銀行,比起坐在銀行裡你就看得到、問得到的理財專員,海外券商投資,就是那麼有點不讓人放心吧。比起金融業者系統化推行的投資方式,綠角這種單人散兵的獨打獨鬥,真有螳臂擋車之感。

從書中,讀者可以隱約感受到總幹事是一個怎樣的人。有暗中聯合好的內線交易或做價,他就不玩了(或甚至做對)。定期上的電視節目變質,他就不去了。有壟斷,他就故意出招打破。這種有所堅持的人格特點,不僅在作者從事金融業時可以看到,在他文章與書籍的內容也可看到這樣的作風。

待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鈔票的重量讀後感續1---有趣的內幕

鈔票的重量讀後感續2---對於技術分析與不實報導的批判

我願意為你解盤讀後感

“不只是旅行”讀後感

良性循環的開始(Virtuous Cycle and Vicious Cycle)

閱讀全文

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讀後感續---薪資與工作的平衡



蘋果橘子經濟學書中有一章節談到毒販。一般認為,販毒雖是違法之事,但它的高收入,會讓從事者吃香喝辣,口袋飽滿。但作者的研究發現,這不是事實。大多販毒的人,過著艱辛的日子。能靠販毒獲取高額金錢收入者,只有帶頭的老大。

成為毒品大亨的機會,和新人成為好萊塢巨星,高中球員成為全國職業賽明星一樣,機會渺茫。

書中提到,假如一件工作,很多人有意願也有能力做,那麼它的待遇必然不好。這是勞動市場中的基本平衡。

閱讀全文

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讀後感---表相與原因



最近透過博客來訂書的時候,想到蘋果橘子經濟學 這本書,就順便訂了。之前便有聽聞這是一本蠻有意思的書,看了之後,覺得果真如此。

黑天鵝這本書,是教讀者預留一些空間給自己根本想不到的事件。蘋果橘子經濟學則是讓讀者知道,很多我們以為自己瞭解,看起來可以解釋的事件,其實根本不是表面看起來的那樣。這本書的趣味之處,就在於閱讀過程中,會讓讀者不斷有”原來是這樣啊”的感覺。

書的一開頭就指出”誘因是解開幾乎所有謎團的關鍵”。很有意思的是,在探索投資的過程中,我發現”誘因”的確就是核心要點。基金公司會推出怎樣的基金理財相關人員會推薦客戶那些投資工具,那些”操作策略”會被大力提倡,答案全都在”誘因”兩字。抓到了誘因,你就解開了問題。身為投資人的你就會知道,這些人,不是為你設想,是為自己著想。

蘋果橘子經濟學各章的標題都是一個問題。在閱讀的過程,讀者將會看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譬如第一章的標題是”小學老師與相撲選手有何共通點?”讀者在看完之後就會知道,他們的共通點在於,都會為了某些誘因而舞弊。

老師在考試中作弊?相撲選手在比賽時作弊?這看來似乎有點讓人難以相信的事情,作者在書中解釋,如何用經濟學工具,找到舞弊的證據。結果相當有力。這些很有趣的故事,在於將經濟學工具應用在傳統上不被認為屬於經濟學範疇的領域裡。這本書的創新與有趣之處就在這裡。

作弊與經濟學有什麼關係?嚴格說起來還是有的。書中有一句話” 欺騙是一種本能的經濟行為,讓人可以用更少的代價獲得更多”。這句話真是說得很好。在付出更少獲得更多的誘因之下,進行欺騙真是一種誘人的選項。但作者未對人性感到失望。他在這章的最後,引用了一個在紐約配送貝果的商人的販售數據。這個販售商的特別之處,在於他收費的方式是採榮譽制。有拿貝果的人,就自行把錢丟到小木箱裡。結果他的營運方式是成功的。大多數人是會付錢的。人不是只有經濟上的誘因,道德上的誘因,將導引人們走向另一個方向。

第二章的問題則是”3K黨與房地產仲介有何相似處?”答案就是,他們都具有某種秘密或資訊,所以才有力量。

有位美國民俗研究者,決心打擊3K黨。他的方法是將他所獲取的,本應只屬於3K黨的秘密資訊公開。讓美國大眾知道他們的組織結構、暗語、各職位的稱謂等等。這些原本讓大眾覺得很神秘的東西,一經公開後,3K黨那種因為是一個不知道在做什麼的秘密結社,而令人恐懼的潛在力量大受打擊。當這些對3K黨來說相當重要的秘密資訊成為廣電節目中被訕笑的話題之後,3K的力量就弱了。

同樣的道理,房仲業者的力量也在於他們擁有的獨特資訊。他們對市場的瞭解,對最近房市成交狀況的掌握,往往遠勝過託售的屋主與看屋的買家。當買賣雙方希望仲介藉由這些獨特資訊來幫助自己時,仲介做的,反而往往是利用資訊優勢來製造恐懼。

“你知道附近就有間更大、更新、更漂亮的房子,出價每坪xx萬,都半年還賣不出去嗎?”這種話,讓賣家開始覺得自己的價格是不是訂得太高了,開始害怕自己的房子賣不出去。

“你知道最近有人才用每坪xx萬買下同棟大樓的房子嗎?這個價格你再不買,我看隔天就會有人要買了。”這種話,讓買家覺得自己再殺價再等待,就再也買不到了。

與3K黨一樣的是,專業人士常利用恐懼來操控客戶。而恐懼,就是驅使人們做出動作的有力情緒。

很多專業人士與其說是讓人信服,不如說是讓人害怕。你害怕不聽醫師的話,不接受某些治療或檢查,日後果真會發生不良健康狀況。你害怕不聽車商的話,買進他們煞車超強、氣囊超多、結構超硬的汽車,日後出車禍會被夾成餅乾。你害怕,所以你做出動作。只要你有害怕的地方,你就有可以被人掌握與利用的點。

甚至專業人士不必真的擁有資訊,只要大家以為他們擁有資訊,就可以讓人害怕了。譬如在你耳邊說,最近這裡房子成交狀況的業者,他不必真的有這些成交實例,他只要讓你相信他知道附近的成交狀況就好了。

專家的名號可以掩蓋內裡的空虛。但專家之名的腐化,往往就此開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讀後感續---薪資與工作的平衡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讀後感---天才或後天

競價談判學(Negotiauctions)讀後感---拍賣與談判

The Winner’s Curse讀後感1—贏了面子輸了裡子

資產配置初步—成本考量(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The Impact of Cost)

常見的投資謬思總目錄

從一則健康新聞談起(Correlation does NOT mean causation)

2003基金醜聞(The 2003 Mutual Fund Scandal—Late Trading and Market Timing)

你的基金、國王的新衣(Your Funds,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閱讀全文

散戶流浪記(A Fool and His Money)讀後感續2---典型的投資心理


作者在”進度反省”一章,開始體會到投資個股虧錢的感覺。之前的獲利已經隨著下跌一掃而空。他的心緒在"停損永不嫌遲"與"成功屬於有耐心的投資人"之間擺盪。這再次驗證了,永遠會有投資建議支持各種作法。假如投資人沒有事先想好自己的策略,遇到事情時才在想該怎麼辦,就會遇到這樣難以抉擇的狀況。

作者的心理開始受到虧損的囓咬,他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踢了那隻小狗,那次出言不遜,多年以前做了那件虧心事,遇到化緣僧侶沒有捐獻(書中不是這樣寫的,我改了一下以更符合台灣的情節),等種種心有虧歉的事,才會落到今天的下場。甚至,他決定洗心革面,每到7-Eleven消費,就要投5塊零錢到勸募箱中。並相信,從自己開始行善之後,投資之路將一帆風順。

這是一種很典型的”找原因”與”條件交換”的心理,兩者的共通點就是,這是一種一廂情願。當自己在股市遭逢不順,所以就要找尋原因。或許,當你運氣好,買進的股票一路上漲時,你就會根本忘了多年前踢小狗的往事了。這種找尋原因的行為,目的是為自己當下的窘境解套。股票下挫不是自己不行,是自己正在為過去的錯誤付出代價。這樣的說詞,讓人覺得好過多了。

閱讀全文

投資的奧義(The Elements of Investing)綠角推薦序



莫基爾教授所寫的《漫步華爾街》與艾里士先生寫的《擺脫永遠的輸家》,是膾炙人口的兩本投資名作。這兩位重量級人物合作,會寫出一本怎樣的著作,是我從2009年得知《投資的奧義》在美國出版以來,一直非常好奇的地方。

我本以為會有相當繁複精巧的論述,討論投資的種種面向。但在讀完《投資的奧義》之後,我發現自己錯了。

正如書名的「奧義」兩字,本書內容就是投資最重要的要點。而讀者會發現,這些要點不僅所占篇幅不多,而且看起來相當簡單。

沒錯,投資其實沒有想像中複雜。提綱挈領的兩個重點,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就可以解決大多人的投資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不需要投入太多時間與精力的概念,就可為投資人帶來很好的投資成果。

真的嗎?大多人不禁想問。

指數化投資工具靠著買進並持有與指數相同的成份股,不研究也不挑選證券,這樣能獲得好成績嗎?

閱讀全文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的投資應用

指數型基金可以為投資人獲取市場報酬(Market Return)。不論是在已開發國家或是新興市場,運作良好的指數化投資工具都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市場的效率性,則是投資人是否應該以主動選股參與該市場的考量。

雖然新興市場的效率不及已開發市場,但新興市場的證券交易成本較高,使得主動投資人即便發現市場中可堪利用的地方,也不易實現獲利。威廉‧伯恩斯坦曾在《投資金律》書中以表格比較主動型基金在新興市場與已開發市場的投資成本差異,引用如下表:



我們可以看到,新興市場在四項投資成本方面,全都高過已開發市場。這樣的交易成本,使得新興市場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必需克服龐大的交易成本障礙,才能創造出超越指數的成績。

這也正是為什麼,在之前的例子中,我們不斷看到新興市場主動型基金被指數擊敗的理由。

根據前文的比較,在巴西市場中,66%(2/3)的主動型基金被指數擊敗。在印度市場,80%(4/5)的主動型基金被指數擊敗。在印尼市場,100%(4/4)的主動型基金被指數擊敗。

這也就是指數型基金也很適合用於新興市場投資的理由。就算在新興市場,主動型基金,未必可以帶來勝過指數的成績。

就算主動型基金有機會在新興市場帶來遠勝過指數的成績,投資人也將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在投資之前,投資人很難確定那支基金未來將帶來良好的績效。二是在投資當時,當面對連續幾年基金績效落後大盤的狀況時,投資人很難區別這支基金會將東山再起,或是扶不起的阿斗。主動型基金將帶給投資人相當沉重的心理負擔,但卻大多帶來遜於指數的成績。

假如投資人有任何想要投入巴西、印尼或印度這三個市場的理由,寶來這三支指數型基金將是很值得考慮的投資工具。

除了個別買進之外,台灣投資人也可利用這三支基金,與其它投資工具合併使用,來合成一個新興市場的指數化投資組合。

下表是MSCI新興市場指數在2010年六月的前十大組成國家:


也就是說,投資人可以用標智滬深300ETF 投入中國股市,以台灣50ETF 投入台灣股市,再利用新發行的這三支指數型基金,那麼就可以掌握目前新興市場比重前十大國家中的五個,達到56.5%的整體新興市場指數比重。也就是說,投資人除了選用一般主動型的新興市場基金之外,其實也可以自行以這些投資工具組成一個指數化新興市場投資組合。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型基金,將讓台灣投資人首次有機會,以在台灣就能買到的指數化投資工具投入外國證券市場。投資人在考慮使用被動或主動投資工具時,應參考指數化投資在理論與實務上皆獲得印證的投資成績。投資人也可以想想看”主動投資在新興市場比較有機會”這句耳熟能詳的說詞,能否禁得起事實的考驗。

而指數型基金的引進,也將帶給投入同一市場的主動型基金業者更大的壓力。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型基金的發行,將讓台灣指數化投資環境更進一步。不僅帶給投資人更多的選擇,也將促使資產管理業者的進步。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寶來印尼指數基金概述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寶來印度指數基金概述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寶來巴西指數基金概述

閱讀全文

散戶流浪記(A Fool and His Money)讀後感續1---散戶的困境


作者在”貨比三家選券商”一章,終於透過交易員的”建議”,買進了一檔股票。剛買進後,股票上漲。隨著每一次上漲,作者不自禁的覺得自己的投資決定正確,選股策略高超,券商營業員不僅外形出眾,更是聰明,生活中的一切都美好起來了。工作中的不滿,家庭生活的瑣事,一切不如意,似乎都變得更可以忍受了,一切不滿都已得到了宣洩。這些描述,再一次讓我們看到”投資”這個活動的”社會安定”功能。想想看,在買進基金後,就遇上漲勢的投資人,是否也曾有這樣志得意滿的感覺呢。

而且,這份成就當然是要”分享”的啊。所以我們就在網路討論區、在親友的聚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許許多多績效高超的投資大師。在股票大多上漲的年度,這樣的人最多。而在股市下跌之際,這些大師就像遭逢嚴冬的夏蟲,紛紛消失,一隻也找不到了。

作者對於各式金融業者,有深入的描述。譬如後來作者聽到分析師建議,買進了吉列的股票,於是很好奇到底分析師是怎樣的人,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拜訪。他發現,分析師的資料來源其實就是他們所分析的公司的高階主管。這名主管不會特別偏厚那位分析師,所以都給他們一樣的資訊。這些分析師就根據一樣的資訊進行分析,所以你會看到他們都有類似的盈收與前景報告。

閱讀全文

散戶流浪記(A Fool and His Money)讀後感---一本像故事書的有趣理財讀物


散戶流浪記A Fool and His Money 的中譯本。

這本書我早在幾年前就想要看了,讀者朋友可以看到它名列綠角書局中。去年早安財經發行了它的中譯本。在手邊事情很多的狀況下,直接閱讀中文版變成一個愈來愈誘人的選擇。所以我終於在八月買了這本書,很快也很愉快的把它看完。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理財書籍。它的書寫方式跟一般理財書籍不同。大多理財書籍的內容,會讓讀者一看就知道它是在講道理,譬如講基金怎樣、股票怎樣、該怎麼買,該如何分析等。但這本書很不一樣,它寫得很像故事書。讀起來很有趣,但又發人省思。

和英文書名比起來,中文書名”散戶流浪記”可說是更貼切的描寫了書中的內容。譯者文筆相當不錯,讀起來幾乎沒有翻譯的感覺,好像書原來就是以中文寫成一樣,相當不簡單。

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角度,述說一段散戶投資的旅程。在一個接一個章節中,作者描述他與銀行、證券業者、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理財規劃師、證券分析師,基金經理人等各個金融業中各式機構與角色的來往過程。讀者將隨著作者的腳步,一一認識這些金融業的成員。

閱讀全文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寶來印尼指數基金概述

本文介紹寶來印尼指數基金。

基金資本資料

寶來印尼指數基金的經理人是廖崇文。

基金經理費在基金資產小於80億時是1.25%,超過80億則為1%。保管銀行是彰化商業銀行,保管費是0.16%。

基金追蹤摩根士丹利印尼指數(MSCI Indonesia Index)。指數授權費在1億美金以下的基金資產,收取0.05%。基金資產超過1億美金,未達2億美金的部份,收取0.04%。2億美金以上的基金資產,則收取0.03%。

基金投資範圍

基金可投資於印尼、台灣、美國及新加坡的證券。

投資目標

寶來印尼指數基金以追蹤摩根士丹利印尼指數(MSCI Indonesia Index)為目的。追蹤方法是完全複製。

貨幣避險策略

公開說明書有提到基金可藉由各種外匯工具從事避險。但未提到避險策略是永遠避險、永遠不避險還是有時避險有時不避險。

指數組成

摩根士丹利印尼指數(MSCI Indonesia Index)由在雅加達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22檔股票組成。該指數為一市值加權指數,涵括85%的總市值。指數組成的三大產業類別分別是金融業(Financials,28.6%)、可選擇消費品產業(Consumer Discretionary,13.7%)與必需消費品產業(Consumer Staple,12.5%)。

與現有投資工具比較

目前市面上純粹投資印尼股市的基金共有4支,都是主動型基金。它們分別是德盛印尼基金、富達印尼基金、保誠印尼基金與法巴L1印尼股票基金。前兩支基金有五年的績效資料,後兩支基金則有兩年的績效資料。它們的表現與同期指數表現整理如下表:

(圖片皆可點擊放大觀看。綠色數字表基金表現遜於指數。資料來源: 台灣晨星網頁與FundDJ)


我們可以看到,這四支基金的表現,全都輸給同時期的指數表現。德盛印尼基金與富達印尼基金在這五年間的表現,與指數之間有相當大的差距。看到這樣的成績,投資人會不禁想問,所謂主動選股在新興市場的優勢到底在那裡?

(資料來源: 台灣晨星網頁與FundDJ)

而這樣輸給指數的成績,主動型基金仍是收取1.65%到2.41%不等的費用。這讓寶來印尼基金在發行之後,將成為台灣費用最低廉的印尼股市投資選擇。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寶來巴西指數基金概述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寶來印度指數基金概述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的投資應用

閱讀全文

2010八月回顧

此文回顧八月綠角財經筆記部落格的狀況。

八月最熱門的十篇文章依次是:
1. What I Know About How You Invest讀後感續---不賣出就沒虧的心態

2.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傘型基金---寶來巴西指數基金概述

3. 志向遠大(Investing Dreams without Limits)

4. 推薦文章---The Truth about Risk

5. Ask Mr. Firstrade 專欄

6. Stupid Data Miner Tricks讀後感----不斷尋求相關性的危害

7. 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讀後感續2-----買房子要看什麼

8. Long-Term Perspectives on the Current Boom in Home Prices讀後感

9. 有錢21招(The Little Book of Main Street Money)讀後感---理財通則指引

10. 我們要的不僅是合適(Suitability Is NOT Enough)


八月的寫作真的頗符合”筆記”的主題。我寫了一些文章的讀後感,包括Long-Term Perspectives on the Current Boom in Home Prices Stupid Data Miner Tricks What I Know About How You Invest 以及 The Truth about Risk。其中第一篇文章的讀後心得,也讓這個部落格開始有”房地產”這個標籤的文章。其實我的主要財經知識來源,除了書籍之外,就是這些單篇的好文章。我也鼓勵讀者朋友,多去找尋與閱讀這些英文的單篇論述。

這個月我也開始寫文章描述寶來即將發行的新興國家指數基金。這系列文章還沒結束,預計還有兩篇,會在接下來的兩週發表。

八月最常搜尋進入此部落格的十個關鍵字,在去除綠角相關字詞後依序是:

美元指數
指數型基金
ETF
IRR
Firstrade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
平民保險王
PIMCO
股票與果樹
資產配置

八月前六名關鍵字與七月完全相同。比較特別的一點,是單篇文章股票與果樹進入前十名。

訪客來源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台灣、美國、香港、澳洲和加拿大。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2010七月回顧

2010九月回顧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