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ning the Loser’s Game讀後感續---行善的力量


Winning the Loser’s Game這本書提到一個我沒深入想過的事,捐贈。書的最末對於投資人應如何累積退休老本,有詳細的說明。

基本上,這筆錢應能達到三個要求。一是提供適切的生活所需,二是當遇到緊急事件,譬如因健康問題而住院時,也要能夠支應。最後是,在身後留給你在意的人。

但留太多的錢給子女,不見得是件好事。太多的錢,有時會扭曲他們的價值觀與人生。所以作者提出另一個可能,捐贈。當你有能力時,當你可以看到心中所贊同的組織與義舉,在自己的貢獻下逐漸壯大與成為可能時,那會是最有回報的一份人生經驗。

假如你有能力,你不應放棄這個可能。你不應該讓這份美好的經驗,只留在存簿上的數字中,卻吝於將它實現。而且,作者說的不只是金錢上的捐贈,他鼓勵親身參與。當精神與金錢兩方面都有所付出時,這個人將體會到為善所帶來的最大快樂。這一段真的是很積極正面的金錢觀與人生觀。的確,有時真的是給予之後,自己得到更多。

Winning the Loser’s Game是一本名作,我看的是第四版。這本書自1985年首次發行以來,已經售出超過二十萬冊。讀者可以在這裡看到很多其它財金作者的思路來源。譬如Loser’s game這個比喻,只要其它作家提到,幾乎都是引用這本書的概念。譬如William Bernstein在他的書中提到的股價漲或是跌比較好的核心問題,在這本書中也有很類似的討論(股票漲跌是好或壞,端看你在累積期或花用期而定。相關概念可見讓你心情為之一變的計算)

Winning the Loser’s Game這本書起源於作者在1975年發表在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一篇名為”The Loser’s Game”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詳細解說為什麼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主動投資很難勝出。這一篇文章,也是當初鼓舞柏格先生發行第一支供一般投資人使用的指數型基金的的兩篇學術著作之一。詳情可參考Vanguard, The Ship, The Company and The Experiment---續1一文。

作者Ellis先生,可說是指數化投資的先趨。他在還沒有指數型基金也沒有實際成績時,就開始倡導指數化投資。這是真正的先知先覺。他和柏格先生為什麼知道指數化投資會勝出?因為他們的推導,立足於簡單的數學與不變的真理。

Winning the Loser’s Game的推薦序是Vanguard公司第二任總裁John J. Brennan寫的。而其實作者從Greenwich Associates退休後,就被Vanguard基金董事會聘請為成員。看完這本書後,我很高興也很滿意,Vanguard基金董事會有這樣視見卓越的人物坐鎮其中(我想,Vanguard的主動型基金投資人也會很滿意)。

有些指數化投資的贊同者與Vanguard有緊密的關係。Winning the Loser’s Game的作者是一個例子。譬如漫步華爾街的作者,Malkiel教授,也曾經擔任過Vanguard基金董事會成員。這些人的結合,在於理念。他們因為有相同的理念,所以他們會聚在一起,會被最大的指數型基金發行者Vanguard找去當工作夥伴。他們不是為了貪圖當Vanguard的董事,而開始贊同指數化投資。

而我一直很懷疑的是,那些倡議主動投資的業界人士,到底是因為他們對主動投資的認同而從事此業,或是基於對金錢的熱愛呢(高經理費才有高收入嘛)?看到許多主動型基金公司,在廣告行銷與資產管理兩方面顯現出的不對稱能力,看到許多主動型基金公(還有一些特別的ETF發行者),一直推出追隨潮流的”熱門”投資工具。我一直很懷疑這個問題的答案。


Winning the Loser’s Game中譯版是投資終極戰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Winning the Loser’s Game讀後感---投資的重點在不要輸,而不是如何贏

財富的價值

7 comments:

匿名 提到...

以下是針對IQ Hedge Multi-Strategy Tracker ETF(QAI)的補充 當然指數化投資其最核心根本優勢 就是在於它是"被動式"投資 如果詭詐改成"主動式" 那就像是法拉利卸掉引擎 傳動系統一般 只是徒具外觀的金屬毫無意義 如果還賣一樣 甚至更高的價格你想你會買嗎 可惜市場上就有許久披著etf綿羊外衣的主動式垃圾產品 而且大有人傻乎乎地買 那不過是黑心金融業者 換個熱門包裝繼續大坑其錢的玩意罷了

我覺得這個基金算是被動 所依循指數也有其成熟性 值得觀注

http://shequ2.tool.hexun.com/ExpertFiles/20090516/10244528/07A783FE608DF071E4ABD9D8B503B9FD.pdf

http://finance.yahoo.com/q/ta?s=QAI&t=6m&l=on&z=m&q=l&p=&a=&c=

綠角 提到...

謝謝匿名先生的分享

Unknown 提到...

補充QAI的總開銷比為1.09%, 姐妹作MCRO為1.14%, 兩者的差異主要在MCRO在新興市場的比例更高

翁 提到...

綠角先生您好,
拜讀您的文章,也有一段時間了,
期間在貴部落格的文章中,學到很多的想法與真實成本的計算,只能說受益匪淺。
唯,小弟在此有一點建議,每每在觀看綠角先生您的成本計算時,總是在文字說明成本的計算時,大多時候皆需要用些腦力來轉換成數字運算。
原因可能是:文字計算未能條列式,或是本來文字就不易做直覺計算,或許能輔以圖片說明,能更清楚?

最後,依舊感謝綠角先生您所提供的所有文章,讓網友能從中學習到更棒的財經知識。謝謝! 

綠角 提到...

非常好的建議
謝謝

我記得文末相關文章連結
做成在新視窗開啟
就是一位讀者朋友建議的

匿名 提到...

非常感謝版主的這篇文章. 如版主所言, Vanguard 非常重視行善的力量, 而且是從上到下身體力行.

以下連結是來自美國慈善機構United Way of Southeastern Pennsylvania 2006年的數字, Vanguard 2008年的捐贈(完全來自全體員工自願)已經超過5百萬美元,絲毫不受經濟衰退影響.相反地,公司更加鼓勵尤其在經濟不振的時期,更要發揮雪中送炭的精神. 這種鼓勵員工對社會回饋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

http://www.uwsepa.org/campaign_topcampaigns.asp

綠角 提到...

謝謝匿名先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