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於事實----看不見風險的投資人(Wishful Investing)

常有人對於買進並持有的投資方式持否定看法,其重要論點之一就是,假如這樣持有十年、二十年之後,結果股市是負報酬的,那要怎麼辦?

投入金錢,又花了那麼多時間研究,怎麼可以是負報酬呢?怎麼可以有接受負報酬的心態呢?

答案是,假如一個投資人不能接受長期下來,股市負報酬的可能,那麼他最好不要投資進入股市。

為什麼?

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什麼叫風險。

股市不僅有讓人心驚膽顫的短期波動,它的長期結果也是未知。它的風險,不僅在短期面向,更有長期下來負報酬的可能。

從沒有人或那一國的法條可以承諾股市投資人,長期投資,十年二十年之後,就一定會有正報酬。

從來沒有這回事。股市投資,很有可能長期下來仍是負數。看看我們的鄰居,日本股市的表現,你就知道了。

難道生在日本,投資日本股市的投資人特別該死,特別不用功,所以招致長期負報酬的苦果。不,我相信他們就像多數投資人一樣,常常費心且專注的研究投資。那他們為什麼拿到這麼慘的報酬呢?答案很簡單,運氣不好罷了。

所以,巴菲特、彼得林區等選股大師,為什麼剛好都是美國人。因為,美國是近100年全球股市的佼佼者。在肥沃的土壤上種花,自然易有漂亮的結果。回顧30年看到的選股大師,是一個接一個美國人,其實不是太大的意外。他們為什麼可以有那麼好的成績呢,答案一樣很簡單,運氣好身為美國人。想想看,假如巴菲特過去30年的投資目標是日本股市,他還能有那麼好的報酬嗎?Maybe。但我想難度恐怕高好幾倍。

人說時勢造英雄,但有時狗熊也是時勢所造。

股市投資,正是短期與長期下來,皆有可能輸給定存,正是因為這個風險,它也才有可能有勝過定存的報酬。

投資人正是負擔了輸的可能,才有贏的可能。

投資人假如不能接受輸的可能,他怎會有贏的可能?

這些否定長期持有的人,他們從自己的心裡否定長期下來輸的可能。這種行為就好像以為,自己說太陽是從南邊升起,它就會從南邊升起一樣。話可以隨便說,但明天太陽一樣從東邊升起。股市長期報酬仍是有輸給定存的風險。

這些人常說,”持有20年再來看成果,一個人有幾個20年?”的確是沒幾個20年。但我相信,以這些論點否定長期持有的投資人,他們也不會有更多的20年。

難道長期持有的投資人只有3個20年,而短進短出的人會有6個20年?難道短進短出的人,不用在20年後回顧投資成果?

這些以為短期持有,就能避開股市長期負報酬可能的人,是頭埋沙中的駝鳥,是以為自己喃喃默念幾句魔咒就能避開股市長期風險的投資人。

這種投資人,其實根本不瞭解風險的意涵。而不了解風險是一種嚴重的投資知識缺陷。更有趣的是,這些投資人常以努力、傑出、用功自許。但不懂風險,或甚至以為自己否定風險就沒有風險,那是不及格的投資態度。假如不幸同時有過度自信的毛病,那麼分數可以再打對折。

假如某個股市20年的報酬是年化-3%,那麼全體參與其中的投資人,只要將持有時間縮短,切成每幾天、每幾個月進出股市,就能整體拿到+3%的報酬嗎?Simply impossible。那是不可能的,短期進出不會讓投資人躲掉長期負報酬的可能。

以為短期進出,就能躲掉長期負報酬,那是一種不會在現實世界實現的自我催眠。以為自己不接受長期負報酬的可能,自己的投資就不會遇到長期負報酬的狀況,那是駝鳥般的一廂情願。

這種Wishful investing概念,這類以為自己怎麼想,市場就是怎樣的投資人,往往在短期進出之外,加入自以為只要主動選股,就可以贏過市場的投資概念。這類投資人的想法,其實相當的”一貫”且有脈絡可尋。

一個打算持有20、30年的投資人,也有每分每秒的投資成績可以拿出來比。一個每週進出的投資人,也必需在二三十年後檢討投資成果(假如他的投資目標是像累積退休金這種長期目標)。

假如一個投資人的目標是長期累積資產,那麼他應該選用長期之後,最可能勝出的策略。

長期持有,正是長期下來最可能勝出的策略。短線進出的人,無法持續做對,再加上投資成本的侵蝕,他們之中絕大多數,都將輸給同期市場報酬。

而短進短出的投資策略,著重短期投資成果。這些投資人拼命進出,好像這個月底就要結算,要參加績效比賽一樣。這樣短進短出,或許讓投資人有機會在短時間內拿到可誇耀的成績,但長期來看,這樣短進短出的結果,常是失敗與失望。

而這些短進短出的投資人,使用不符合長期投資目標的策略,居然還能說長期持有的不是,說得好像短期進出才是正道,說得好像長期持有就是接受長期負報酬這項可能的愚蠢。我不知道為什麼。

假如股市本來就有長期負報酬的可能,那麼是正大光明的面對這個可能,還是當駝鳥以屁股面對這個可能,那個才是明智之舉呢?

假如長期持有的投資人,在20年間拿到不怎樣的報酬,那麼短進短出的投資人,幾乎一定會拿到更差的報酬。

我們回到文章最初的問題,假如這樣持有十年、二十年之後,結果股市是負報酬的,那要怎麼辦?

不怎麼辦。

這件事本來就要在投資人的意料之中,這本來就是投資股市的風險。

假如你不能接受風險,那就不要進場投資。不懂風險的人,也很難在投資方面有傑出的表現。

投資是先有風險,然後才有報酬。而不是先有報酬,然後才有風險。

而風險的意思就是,可能沒有報酬(或甚至是負的)。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很像聰明的愚蠢(Don’t Second Guess Yourself)

聰明的可能(The Desire for Impossibility)

常見的投資謬思---靈活的多空操作(The Handicap of Long and Short)

不,你辦不到(You Can’t Make It)

9 comments:

Allen 提到...

看到這篇文章,有一種新的領悟。

很多人常常因果搞不清楚

到底是因為做了"A" 所以 "賺大錢"

還是因為 "賺大錢" 所以做了"A"就是正確的


接受風險也是非常正確的觀念,如果沒有可能沒賺錢,甚至賠錢的覺悟,投資賠錢了能怪誰呢?

綠角 提到...

sdlong的這個領悟很有意思
謝謝分享

Unknown 提到...

我一直是綠角您的默默支持者,但是關於這篇文章有些地方我不得不說,就是日本這裡,你說到日本股市長期投資報酬是負的這件,看來綠角您是以日本在1990年代時三萬點,到現在還是9千點這裡來算報酬的吧,這裡我要提出一點反例,從Stocks for the lone run*(台譯:散戶投資正典)這本書上來看,日本股市1900到2006年的平均年報酬率是4%左右,雖然沒有美國好,不過也算不錯了,再以台灣來看,1989年台灣股市最高到12682點,現在台股指數6578點,所以這20年來長期投資台灣股市不就都是負報酬了@@?從很多篇您的文章可以知道不是這麼一回事,甚至台股長期報酬還比美國股市還亮眼。我並沒有投資日本股市,只是看見一件比喻不是很恰當,我還是很支持綠角您的^^

綠角 提到...

A Hong
感謝你的分享
很有價值
剛好讓我趁這個機會再說明一下

日本股市長期報酬(106年)
其實還是可以的
但這100多年間
是很多很不規則的期間組成
包括讓日本經濟瓦解的二次大戰
1989至今無法恢復的低迷股市
也有日本股市高漲的日本經濟奇蹟
平均之下 其實是高山深谷

但是 一個人會生在那個時段
不是他所能決定的
他會參與到股市好或股市差的年代
在他出生那天 恐怕就已決定
只是身而為人
無法事先知道

少有人有百歲長壽
三四十年間的股市報酬
就會決定這一代投資人的成果

PC 提到...

股價長期下跌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長期的multiple下跌,譬如說可口可樂的PE從45跌到20,另一個是長期的獲利能力下跌,譬如說夕陽產業。

當然也可能是兩個因素同時作用,我不知道日本股市是不是就這樣,十多年後只有高點的三分之一。

我感覺要避開multiple下跌,比避開獲利能力下跌容易(其實都很難),避開前者需要的是紀律,避開後者需要的是洞見。

但是要看到美國會成為長期亮眼的市場難道很難嗎?

綠角 提到...

美國也曾經是新興市場
但不是每個新興市場都會成為下一個美國

PC 提到...

綠角兄這句『但不是每個新興市場都會成為下一個美國』說得太好了,看美國的資源,民主,人口,文化,科技,可不可以說,『沒有一個新興市場會成為下一個美國』。
美國的經濟發展,確實是空前絕後。。。

綠角 提到...

我不敢這麼篤定

提姆的新聞剪貼簿 提到...

親愛的PC:
關於乘數與長期獲利能力的下跌。
我反而覺得避開後者比較容易,藉由定期關注公司的財務報告,應該可以偵測出公司獲利能力的興衰。
反倒是乘數部份,常取決於投資大眾的投資信心、市場資金的多寡。我認為並不是這麼好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