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初步—國際股市配置效果驗證—續1(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Equity Allocation)

我們也可以證明,對各地區的配置比重進行5%或甚至再稍大一點的變動,對於所能取得的報酬風險特性,其實不會有太大影響。

剛才各地區各佔25%的策略,我們稱其為策略1。而其它各種比重的策略,則如下表:




可以看到除了策略5之外,其它四個策略都是分散在四個區域,單一區域比重從最低的15%到最高的35%,看起來似乎差很多,但至少四個區域都有一定的配重。策略5,則把資產完全投入歐洲與新興市場之中,這是一個偏得很明顯的策略,以供比對。

一樣可以用Excel算出這些策略在過去20年所能帶來的報酬與標準差。

以橫軸為標準差,縱軸為年化報酬,將這些資料做圖:(圖片可點擊放大觀看)

我們可以看到圖中,策略1、2、3、4分布相當接近。這四個策略當中,年化報酬率最差與最好分別是是策略一的11.75%和策略四的12.45%,差了0.7%。標準差最大與最小,則分別是策略三的20.19%和策略二的16.86%,差了3.33%。而我們回頭看這些策略的組成,它們對單一區域的配重,則從15%到35%不等,至少以5%為單位跳動。

這些運算的重點在於,可以研究各地區要配重多少,但不用太仔細,鑽到連1%的差別都要研究,其實就算差了5%、10%,最後的結果,也是落在那附近。地區配重的目的,不在於找到未來會有最佳風險與報酬的組合,而是找到一個,很有機會有合理表現的配置。

我們可以看到策略三,它的配置中有30%在亞洲成熟股市,而亞洲成熟股市份量最重的,就是日本。策略三這20年的年化報酬是11.53%。也就是說,就算你有將近十分之三的金錢,放在泡沫爆炸到現在都還回不來的日本股市,你的報酬仍是遠勝過亞洲成熟股市這20年來2.96%的報酬。這就是資產配置的威力,這就是之前所說的資產配置預防泡沫爆炸的效果。值得強調的是,資產配置裡沒有停利也沒有停損,只有年復一年不斷的持有,和修正比例的再平衡動作。都不用研究市場走向,也不用執行幾趴走人或進場的”原則”,它就達到這個效果了。

我們也可以看到,美國和亞洲配0%,歐洲和新興市場配50%的策略5,果然離群索居,獨享較高的報酬。這個點的意義在於,假如你能事先知道未來那些地區表現會比較好,那麼你的確可以用這種重壓的方式,大幅提升國際股市部位的報酬。就像在20年前,一個當時就知道未來歐洲與新興市場會表現較好的人,他可以進行策略5的配置一樣。但假如你不知道未來那個區域表現較好,那千萬不要這麼做。大多人,都只是假裝自己知道未來那個會最好。

太多人是看後照鏡在投資。從現在回顧20年,新興市場報酬最高,所以現在大家都在買新興市場。在90年代末期,假如我們做一張一樣的圖,報酬最高的會是美國股市。在80年代末期,我們做圖,高報酬的會是日本股市。我並不是在暗示未來新興市場會走向美國科技類股或日本股市的下場,但誰能確定那個市場會一直會有最高的報酬?

對自己其實不知道的事有太多信心,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執行資產配置投資人要做的就是,不用去管未來那些地區表現會比較好,那些會比較差,全部配置下去,投資全球。不用為了未來的最佳,冒著選到未來的最差的風險。全部都有,全部都買,資產配置會給你一個合理的報酬。

放棄達到最好的夢想,投資人可以有一個不錯的計劃。這一點,適用於資產配置,也適用於指數化投資。這就是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所需要的共通心性。假如你已是個能放棄主動選股與挑到好經理人幫你選股想法的指數化投資人,那你心中也早已有資產配置存在的空間。

待續..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資產配置初步—國際股市配置效果驗證(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Equity Allocation)

資產配置初步—國際股市配置效果驗證—續2(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Equity Allocation)

資產配置初步(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總目錄

4 comments:

micyang 提到...

不用為了未來的最佳,冒著選到未來的最差的風險。
這真是投資人要克服人性的地方
冷眼看著別人多賺
熊市時假裝賠了不少,以陪伴愛玩梭哈的朋友...

綠角 提到...

所以
少跟別人談投資細目

匿名 提到...

這篇文章的分享真是不錯
我也有個看法:
美國人通常以標準普爾500指數作為
追蹤錯誤的依歸
若是站在全球化投資的投資人:
其實應該可以把
先鋒或是巴克萊所發行的全球型股票
的資產配置比例作為依歸
若是用美.歐.亞.新興市場各百分之25
你的報酬可能會跟以上兩家公司所發行的
全球型股票會有所差異
你是否能維持10~30年都能堅持下去呢?

另外配置上其實許多投資人也相當困擾
除了最傳統的配置
國際大型股 國際公債 抗通膨債券
是否還要添加:
小型股 reit 貴金屬
這也是要看各位投資人
是否願意承擔追蹤錯誤程度

基本上就我所閱讀的投資大師
他們都有將 reit 作為資產的一部份
通常佔有10~20%的資產比例
只是似乎沒有單純reit全球性的投資工具..

其實這個網站讓我學到的東西不少
很感謝這個版主真的很用心的在經營

綠角 提到...

謝謝匿名先生的分享與支持
很有意思

假如你常常看這些全球化投資工具的報酬率
和自己的全球化投資組合進行比較
那麼兩者間的追蹤誤差
的確會是你所在意的

但對很多台灣的投資人來說
他們最常拿來和自己的全球化投資組合比較的
很可能是台股指數